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2024《当代散文》第一期

  • 山东散文家档案:李伯喜 李伯喜,笔名李伯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在《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当代小说》《鸭绿江》《雪莲》《火花》《骏马》《作家天地》《当代作家》《延安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西安晚报》等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多篇。出版散文集《边缘》、《湖上书》。作品获第三届齐鲁散文奖、第三十届“东丽杯”孙犁散文奖、第二、三、五届孟子文学奖。我一直自立于生态文学的研究,主张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主张田野调查,探究关于大地的伦理,关于生态的平衡等。我阅读了大量关于自然文学和生态文学方面的书,把自己的阅历和思考巧妙地揉进自己的文字里。我最早是从苇岸那里,获得了一种写散文的方向,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然后加上自己对大地、自然的思考。获奖情况1999年9月《翠鸟的神秘心脏》获山东省第二届青春诗会佳作奖。2009年《一碗羊肉汤》在“七彩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全国散文大奖赛获三等奖。2012年《一九七五年的记忆》获第二届孟子文学奖三等奖。2015年《铁匠铺子》获第三届孟子文学奖一等奖。2023年散文集《湖上书》获第五届孟子文学奖一等奖。2016年6月在《中国校园文学》第二届教师文艺作品评选中荣获三等奖。2021年《大雁与诗人》获第一届青未了散文奖文化走笔类三等获奖。2021年散文集《湖上书》,获山东省第三届齐鲁散文奖优秀奖。《湖上记》获第三十届“东丽杯”孙犁散文奖优秀奖。 2024-12-04 阅读详情
  • 周蓬桦:黄河生态的别样叙述——序《黄河册页》 早在数年前就注意到李振娟的写作,最初是她的一组工业题材的散文让人眼睛一亮。她笔下的车间工人形象颠覆传统,远离脸谱化模式,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有个人的悲欢和内在律动;且语言老练沉稳,无浮躁之气,带一点淬火般的硬度和明朗。她的文字闪烁着光亮,沉甸甸无有轻飘,没有丝毫小女子的腔调,透着坚强、隐忍,睿智里掺杂一点率性,一点野气。通过度娘搜索,粗略了解到她曾经是宁夏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员工,在基层车间班组工作数年,那些有质感和现场感的文字,便有了生产的出处和来由。而通读眼前这部《黄河册页》,则让我又生发出一阵微微的惊讶——这个从照片上看起来貌似柔弱的女子,用一种娓娓道来的口吻,写尽黄河岸边的生态状貌,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四季的变幻,风雨与雷电,水的喧响,泥土的芬芳,时间的声音和岩石的纹理,同样散发别样的格调和气味。沿着文字的长廊徐徐前行,视野与气象愈发开阔,像在天地间聆听一曲《黄河大合唱》,不禁心潮澎湃,热泪纵流;迎风而走,荒野之上荆棘丛生,进而联想到一个民族在历史中前行的艰辛步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一条不屈的河,苦难的河,幸福的河,宽阔的河,浑厚或清澈的河,象征与隐喻的河……无论正面叙事还是侧面切入,无论铿锵的主旋律,还是柔美的小夜曲——黄河之伟大,怎么书写都不过分,都描述不出蜿蜒5464公里的一路奔流之壮美。而李振娟笔下的黄河,从一个小切口入手,是与她的生出地紧紧连接着的。她让这 2024-12-04 阅读详情
  • 方远:亦农亦文总耕耘 史洪涛先生长我近十岁,嘱我为《莱州农村史话》作序。尽管我有10余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却又离开家乡近50年,甚恐。但是,又盛情难却,只好听命,当有班门弄斧之嫌。已经记不清哪年哪月或哪个场合与史洪涛先生相识了,我能记得的就是他赠送给我的那本厚重的《莱州农业史话》。全书分上中下三部,110多万字,是他历时三年的呕心沥血之作,可谓鸿篇巨制。史洪涛先生早年毕业于莱阳农校(今青岛农业大学),自1976年参加工作至退休,他始终坚守农业岗位,对农业感情浓厚。更为重要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历史的考察和研究,农业档案的搜集和汇总,从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科研资料和数据。那么,当他在退休之后,拿起笔来,从东夷农耕文化到现代农业,从农作物栽培到农业机构等,将莱州几千年的农业史浓缩提炼成一部《莱州农业史话》,就不足为奇了。《莱州农业史话》既全面,又系统,史志兼之,出版后广受好评。史洪涛先生深受鼓舞,随之诞生了书写莱州乡村故事,编著其姊妹篇《莱州农村史话》的计划。于是,已届古稀之年的史洪涛先生老当益壮,再次出发。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文脉之根在乡村,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与传承地在乡村,中国乡村的传统历史文化浩瀚而博大,见证着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莱州为千年古邑,文化底蕴深厚。从古到今,每个村的创建史和发展史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历经百年,有的历经千年,历程各不相同,却又各有千秋。礼失 2024-12-04 阅读详情
  • 祝桂丽:从一滴露珠到一片草叶——读王开生散文集《观澜集》 澜声浩荡,自耳畔升起。那些光阴的故事伴随着大海的呼吸流传至今。青岛八大关太平角一带,绿树红瓦的万国风情,在历史与时光的隧道中发出光亮,古典与现代的活剧在这里不断上演,留下深邃的回声。这是我在阅读王开生老师散文《观澜集》后的真切感受。《观澜集》26万余字,2024年由青岛出版社隆重推出,装帧精良,文字优美,颇具文人风格的插画更是给全书增添了独特魅力——趣味诙谐,与内容相得益彰。散文内容分为上下两编:《岛上钩沉》《艺事云烟》。小引中王干先生盛赞他的写作“知性而灵性”,评论家赵坤则说《观澜集》搭建了一个“文本小坐标”。文集中从一滴露水到一片草叶,散发生动质朴的人生况味,让人穿越时光隧道,用文化视角回望历史,反思当下。“文学即人学”,读完开生老师的《观澜集》,觉得这句话与他的散文十分契合。他的文章颇有汪曾祺的味道,不事张扬,简洁素朴之中充满对人生过往的深深感念,思想的珍珠从字里行间焕发光彩。观,看也,有远近之分,与内外联动;澜,大波浪也;大波浪是青岛人文历史的潮起潮涌,是时光脚印中浮现发酵的五味杂陈与情感哲思。开生是青岛的儿子,在青岛出生成长,成年后又在这里生活工作。《观澜集》首先饱含丰厚的人文底蕴,岛城历史上发生的文化事件在他的笔下如数家珍,尤其八大关一带,文化底蕴深厚,飘荡迷人气息,那些王公大臣、开国将帅、外国元首、公主王子、文人墨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纷纷踏足,在岛城的时间里浮现,留下 2024-12-04 阅读详情
  • 赵方新:却顾所来径 二十六七年前,在我人生中发生了一次小小的误会:初中语文老师郝跃荣先生把我从一本作文习作中“挪”来的句子,“毫不留情地”圈点上一大嘟噜红线,羞赧之余,竟发现自己模仿的一个句子也忝居其上,且丰神熠熠,浑身绷满一股想要从中挣脱而出的蛮劲儿,犹如一匹将将站起身的初生牛犊,翻蹄亮掌,打着响鼻儿。从那以后,这条由一个个“跳芭蕾的小人儿”牵搭成的红线,竟延伸成我生命的重要轨迹,命耶!犹记在赵官镇齐河四中求学之时,与诸同好组织韶华文学社,被“隆重”推为总编,欣欣然,飘飘然,踌躇满志。彼时暗怀斗文较胜之心,妄擅能诗轻狂之名;谬得明建新先生之青眼,他每每于我习作之后大批“很好!”,博得同学友朋一片揄扬之声,频频传阅,内心得意,表面沉静,“哪里哪里”。——而今,母校早已撤消多时,原址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煤矿,真可谓沧海桑田矣。德州师专读书之时,与同窗徐洪义、杨福国谈文艺诗,正是拿着狂妄当豪迈的年龄,仰耿耿河汉激烈壮怀,听幽幽寒蛩牵扯情思,席野苇以扪斗牛之文虱,临荒风而发狂飙之诗情。彼时,诗歌的烈焰炙烤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更深夜阑,一人穿行于空旷的校园,效法先贤与天地独来独还之精神,日咏十篇,著手生花,诗思似乎是永远挥霍不尽的朝暾夕晖。办《浅草》手抄报,茵茵草色,盈盈珠露,春明鸟悦,秋媚鸿翮;办《春蕾》校刊,济济洽洽,如切如磋,悠悠扬扬,如琢如磨。过从甚密者,为诗翁朱竹先生与乡党于英龙老师,二人都是标格独树、不 2024-12-04 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