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专栏

  • 当代散文家美文日历1月18日马西良 一个人的时候,喜欢看云,特别是秋春天。看云洁白如雪,看云飘逸自由,看云如花绽放。云是开在天上的花,有时绚烂多彩,有时五彩缤纷,有时如墨色的牡丹,又是如怒放的百合。仰望云朵,犹如游览在百花盛开的花园,放荡奔跑野花怒放的原野。凝望天空,向往云的飘逸自由。看云卷云舒,思索人生的沉浮曲折。在乡间观云,最好是二八月。这时天高云淡,四野开阔。俗话说,二八月,看巧云。早晨,看那初升的朝阳,将从黑夜走来的天际,染成玫瑰色,忽而将那金光洒满山村树林,无不震撼心灵傍晚,红彤彤的大太阳溅落西天,烧起漫天晚霞,气势雄伟;晚上,可静观北斗转动,牛郎织女星鹊桥相会,勾起对神话故事的众多联想。闲暇之余,在故乡晴好的乡野里,我常常牵一只调皮的小狗,或一只温顺的小羊,坐在开满野花的草地或山顶、河岸,望着一望无际的苍穹,看那满天的云朵,心随云动,情与天融。当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之时,丰富想像的翅膀翱翔升华到蓝天白云之间,让你从中得到无尽的享受和愉悦。观云最美丽的时刻,要数雨后天晴看蓝天。天像用纯净水冲洗过一样,瓦蓝瓦蓝的没有一点瑕疵。从天边飘来一片白云,茫茫苍苍,很快化作战舰出海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当它漂过头顶时,又宛然幻作一叶扁舟轻盈而去。(选自《云是开在天上的花》)马西良,山东滕州市人,大专文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枣庄、滕州市华促会理事,古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先后在国 2022-02-14 阅读详情
  • 当代散文家美文日历1月20日李银昭 去斋堂的路上,过一个回廊,回廊窄且长,来往的人多,母亲总是靠边走。有人的地方母亲靠边走,没人的地方母亲仍是靠边走,如果遇上几人一起说着话走过来,母亲就会早早地更靠边,停下来,让那些人先走。母亲这是在让路。让路,是山道上,水路上的乡下人才有的习惯。在我的生活里,让路已经成了一个久违的词,一个久违了的礼数。母亲突然把这一遗落在山道上、消逝在水路上的礼数带到了昭觉寺的回廊里。斋堂人已不太多,快过吃斋的时 2022-02-14 阅读详情
  • 当代散文家美文日历1月19日方远 济南的秋天却是短暂的秋天,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来了,又在不经意之间走了,像一个急于赶路的人,又像一阵迅疾而过的风。或许,正是由于济南秋天的来去匆匆,才使济南人更加珍爱不已。这秋天,这济南的秋天啊,天真的好蓝,云真的好白,空气真的好清爽,一切都在透明之中毫无顾忌地展示给大家。济南的秋天是短暂的,却不是稍纵即逝的,它来得清静,走得无声,只是不能让济南人慢慢地品味,如同一壶香气扑鼻的浓茶,你只有滋有味尝了一 2022-02-14 阅读详情
  • 当代散文家美文日历1月17日范 生 走在八月的田野中,就是走在了初秋的季节里,除了被绿色包围,你逃不出丰收的气息。这种带有甜味的香味的丰收气息,是绿色的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发出来的,沁人心脾的,使人愉悦的气息。它们即将脱去绿色的衣裳,被季节蜕变为金黄色的丰收而变成一个个乡村小院的粮仓。八月的田野里,并不平静。有些鸟儿,总是和庄稼作对,总想把尖长的嘴,伸进玉米怀抱的酷似婴儿的玉米穗里偷吃几粒粮食。脆弱的谷子总是低着头被麻雀欺负,农人 2022-02-14 阅读详情
  • 当代散文家美文日历1月16日肖克凡 日出日没,潮起潮落。这令我想象每逢潮退之时,正是大海有心掀开册页,供有缘之人欣赏先贤墨宝,领悟碑文所传达的人生况味;每逢涨潮之时,则是大海合拢册页,令有缘之人静候开悟时光。于是,这字字珠玑的岚山海上碑,便成为大海之书。有海涛声声传来,那是大自然书声琅琅,引领你阅读人间事物,引领你思索人生道理。放眼茶园满眼翠绿,我突发奇想。太阳当空普照大地,无不恩泽遍地,可谓不偏不私。试问谁人不沐阳光,何处不见太阳。然而,偌大中国版图只有这座城市取名日照,经年不断强调着这个普世的事实——这里是太阳照耀的地方。我不懂得日照地方历史,也不晓得日照地名由来,但是我感觉此地取名日照,似乎印证着始自祖先对太阳的感恩。一个对太阳心怀感恩的地方,应当出产好茶。既然日照阳光不私,但愿我此言不虚,仅以短笺记行。(《日照短笺》节选,选自《初光中国日照散文季2019》中国书籍出版社)肖克凡男,天津人,国家一级作家,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发电设备厂技术员、天津机械局、市经委干部等。197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电分校机械专业。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作品500万字。2002年获天津市首届青年作家创作奖。天津市作家协会文学院专业作家。 2022-02-14 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