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散文窗/散文评论

  • 焦红军:一山放过一山拦——2019年胶东散文年度观察 作者简介:焦红军,作家,评论家兼出版人。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当代散文》副主编、《胶东散文年选》主编。主要作品:长篇历史人物传记《马钰传》、长篇散文《冰心与烟台》、散文集《结庐在人境》、报告文学集《中年的船,没有港湾》、文学评论集《写作其实并不难》和《胶东地域散文写作论稿》。作品被《散文选刊》《新世纪文学选刊》《海外文摘》《人民日报》《联合日报》《齐鲁周刊》等转载和连载,在各级媒体刊物发表文艺作 2020-06-17 阅读详情
  • 蜕变后的回眸——郭立泉《黄河口的庄稼》赏析:燕杰 郭立泉在区委宣传部供职,而《黄河口的庄稼》主要是写了他童年到青年的一段时光。从小生活在城里的人应该叫“城南旧事”,而从小长在农村的人大概叫“朝花夕拾”吧。读了立泉的《黄河口的庄稼》你很难想象出他是一位政府官员。事实上,正是这样的一个华丽的蜕变,从一个充满小农意识的农民蜕变成一位有坚定信仰的党员干部,才使得他对这段艰难岁月特别珍惜,以至于蜕变后投去深情回眸。郭立泉的散文不仅能让人感受到细腻情感,有些篇章还能让读者体会到一个汉子的豪爽、大气。他往往将笔触停留在那段岁月中,灵活驾驭语言以及各种艺术形式,于妙趣横生中见真情。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用真性情,对庄稼、亲情进行着吟唱的思索的汉子形象。郭立泉的散文讲的都是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期的一些往事,给人的感觉像是他在亲情的簇拥下给庄稼谈情说爱,然而他的言语中却对庄稼满含敬畏之心,字里行间又像是细数自己的亲人,于浓浓诗意中抒写庄稼的喜、爱、美;抒发自己根植于内心的感受。草桥沟是他童年的全部,仔细想来确实是这样。记得我童年生活的老屋、老院子,在我小时候感觉老屋是那样宽敞、院子是那样敞亮,以至于几个小伙伴在院子里玩一整天都不会觉得发闷;甚至,老屋东邻有个半米宽的过道都认为是个不小的阵地,以至于在里面玩个半天,也没觉得憋屈。所以说草桥沟是立泉兄的全部,不会因为时间的过往而抹杀他童年的辉煌时光。我虽没有去过草桥沟,但我可以想象它可能是一条普通 2020-05-10 阅读详情
  • 齐鲁散文四十年:张丽军 中国散文传统源远流长。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尚书》和殷周铜器铭文。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史传都可以看作是现代意义上散文集的渊薮。现代散文在“五四”时期发轫,是在西方“essay”影响下出现的一种文学性文体,以白话文形式和新的思想文化内涵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散文时代。关于散文的定义与散文研究的关键也是众说纷纭: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一文中提出,所谓散文是指文学的散文,这样就将散文明确地划归为文学的范畴,把非文学的文章排除在散文外;傅斯年在《怎样做白话文》一文中将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提,归为四大文学样式,从正式意义上确定了散文的概念;更有周作人提出的“美文”说,王统照提出的“纯散文”说,梁实秋的“文调”说,郁达夫的“个人本位”说,以及林语堂对散文“幽默、闲适、性灵”等特质的倡导;鲁迅则在《怎么写》一文中直接指出,“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在刘半农、傅斯年、鲁迅、林语堂等作家和学者的大力倡导下,现代散文研究取得了飞速进展,散文逐渐成为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并因其灵活多变的形式,深深地受到文人和读者的喜爱。现代文学时期,涌现了像鲁迅的《朝花夕拾》、周作人的《谈虎集》和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等一批优秀的散文集作品。散文发展到当代,更是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局 2020-05-10 阅读详情
  • 井台上的乡愁:柳已青 读刘致福先生的散文集《井台戏台》宛如进入一个村庄的秘境看到白果树下的风土人情,看到国哥在路口跳望爱情,看到打麦场上忙碌的身影。我们所看到的正是作者徐徐打开的乡村生活画卷,这里面有井水ー样澄澈的真温泉一样滑柔的美。爱与诗意的交织,善与往事的交响带着人性的温度。作者笔下的井台、戏台,何尝不是美丽乡愁的舞台。望着书窗外的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思绪时常从书中飞起来。飞回故乡飞回魂牵梦绕的老家。这是一个作家的故乡,又是几代人无数天涯游子的故乡。一本散文集中的故乡风物之美、民俗之美、储藏在过去的岁月中。打开这本书岁月从故乡的那座山流淌到身边一口圆圆的井,一块方整的石台方圆之间,一早一晚前来打水的乡亲络绎不绝。刘致福先生用手中的笔描暮井台风情。挑水淘井打捞沉入井底的水桶,这些生活细节饱满、闪亮涌现出童年的记忆。井是神秘之所。每一位在农村长大的读者都有类似在井台凝视的经历。你凝视光线暗淡、水影见动的水井水井也在凝视你。水井是故乡和家园的象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水井生发出源源不断的内涵是文化的符号。“民击壤而歌凿井而饮井田而食帝力何有?”“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改邑不改井。”凿井井田,乡井,井灶市井这些词语都出自中国的典籍水井扎根大地深处,为村庄和城邑里的人们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水井涵养了一脉传统文化。水井是竖着的江河、是大地上连绵的村庄、是游子心中永恒的故乡。李白在井床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20-05-10 阅读详情
  • 要像追求身材苗条那样去追求简洁有力的文字:郑连根 像女人追求身材苗条那样去追求文字简洁,像男人力避中年油腻那样力避文字臃肿。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语言简洁这个话题:为什么在写作中要使用简洁的语言?如何做到行文简洁?“简洁有力”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语言简洁是文章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指标。普通读者喜欢作家写的文章,最直观的原因往往就是被作家的文采打动了。有些朋友就跟我说,同样的意思,普通人写出来干巴巴的,不吸引人,你们作家写出来就不一样了。你们太有文采了……确实,文采很重要。孔子就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如果缺乏文采,就不能赢得读者的喜欢,会大大影响表达效果和传播力。那么,到底什么是文采呢?在我看来,所谓文采,其实指得是语言文字的美感。同样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美感的文字会让表达更高效,而蹩脚的表达则会使让受众生厌,抵触。一提到文采,很多人就会想到词藻和修辞,甚至会认为,文采就是要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写出很多很多的华丽词藻。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实际情况是,许多堆砌词藻、卖弄修辞的文章,恰恰是文采不佳的一种表现。真正好的文字,大多都是简洁的。这一点恰如拳击运动员,真正的高手都是没有多余动作的,反倒是水平不够的人才会去炫耀花拳绣腿。花拳绣腿可以糊弄外行,可一旦遇到真正的高手,就只有挨打的份儿。写文章也一样。真正的文章高手是不允许文章中有废话的。所以他们都力避啰嗦,也拒绝花哨,而是追求行文简洁。道理很简单,与冗 2020-05-10 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