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钱欢青:凤凰肩,明真观
是一个“空山新雨后”的春日清晨。
真是最好的时节。满眼绿意葱茏,空山明净,万物都被一场小雨洗得格外清新。还是南山,我们驱车在锦绣川的山路蜿蜒而上,快到山顶,见到一处古色古香所在,便停下车来。——此时我们已经置身群山之中了。那一层一层铺叙开去的群峰竞秀、山色空濛,让人心生多少自然欢喜。
明真观就坐落在这群山之中,其南、其西、其北三山环绕,其西北不远,高崖古树之下,又有山泉泠泠,恍若世外桃源。不少人都把明真观以西之山唤作凤凰山,但其实应该叫“凤凰肩”——不管山形是更像凤凰还是“凤凰之肩”,也不管那个有关“有凤落此”的传说究竟是否真实,我总觉得,仅就文辞而言,“凤凰肩”要比“凤凰山”好很多:山名“凤凰”者太多,多而成俗;比起来,“凤凰肩”无疑别具一格,引人遐思。
明真观坐北朝南,山门古朴,石狮威武,红墙映绿树,石阶染雨痕。山门上“明真观”三个大字,乃是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手笔。一副对联,写得也是龙飞凤舞:明德道洪气长存,真善行福寿永昌。进门一个院子,古朴端庄。院子北面是大殿,硬山顶,五开间,四梁八柱,彩绘纷繁,是一钉未用的传统榫卯结构建筑。殿内供奉的,是碧霞元君三姐妹的神像。此地离泰山不远,当属泰山奶奶之行宫也。
明真观之古,有石碑、有文献可证。院中至今立着四块古碑,刻着不同年代“重修明真观”的过程。古人立碑无不郑重其事,不仅刻工谨严,而且文辞优美,比如一块立于嘉庆六年的石碑,“回眸间,有殿脊突压芒笠上,林木蔚然,水声淙淙,拾级而升,则精舍在焉”。远远回眸,那屋檐飞翘的殿堂就像个芒笠,真是山林望殿堂的美妙比喻。而从明朝的重修明真观碑文可知,此观始建于隋朝大业十年,也就是公元61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元朝时,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在济南长春观任住持时,曾在长春观中的长春洞(丘子洞)中潜修。清乾隆《历城县志》载,“长春观,西门外,丘处机修真处,殿后平地一洞,蜿蜒数十里,名为长春洞。今没入民家,一名大庵。”仲辕《长春观》诗曰,“南山之南百余里,洞尾小庵栽松筠。大庵小庵相映带,琴高赤鲤来回频。”诗里所写的“小庵”,就是明真观的别名,可见明真观是当年丘处机在长春观之外的别观。遥想当年丘处机往返于大庵小庵之间,肯定不会如我们这般开着车急匆匆来又急匆匆去,他一定一路“从前慢”,行走在山色之间,他一定从容不迫。
如今站在明真观院子里,虽然依然能感受到古朴的历史气息,但其主体建筑却是2004年才重修起来的。风雨无情,据《历城县志》记载,“道教活动自1840年以后逐渐衰败……1948年县境内明真观、玉皇宫还有专人看管,其他道教场所因无人管理,长期失修,倒塌荒废,信徒也逐渐减少,1960年全县仅有道教徒11人。”在这11名道教徒中,明真观就有5人。等到“文革”来临,明真观也终被破坏殆尽。大殿、神像、石碑等等文物被毁,道观再次荒废。
在如今的明真观道长窦明水的记忆里,“文革”时被破坏的不仅仅是建筑、神像、石碑和经书,还有院子里一棵四人合抱的大柏树。门口的一对龙凤柏尤其可惜,一柏枝如龙头,一柏状如凤尾,形态毕肖,想不到竟惨遭刀斧。
说起来,窦道长和明真观真是有缘。窦明水原本是德州临县人,小时候家里穷,7岁时闹洪灾, 小姑娘正在姑姑家,有个道士临时住姑姑家村里的庙里,就见到了她,“那道士就跟我姑姑说,你家侄女这么好呢,让她跟我走吧。姑姑不敢做主,问了我爷爷,那时候我家兄弟姐妹多,我排行老二,我爷爷说道士都是好人,跟去也好,爷爷就问我,愿不愿意过了腊月,跟着道士去啊。”也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7岁的小姑娘决定不等到腊月,当时就跟着道士走了。这个道士,就是窦明水的“师爷爷”。
到了明真观的第二年,窦明水就到附近学校上了学,1962年高小毕业,去了历城一中,又一年锦绣川发大水,“师爷爷”怕孩子出事,学就没再上,1964年搞“大四清”,“动员回归社会,给我找工作,但我不同意,除非上学”,就这样又上了中学。1968年开始工作,曾在历城八一机械厂、自行车厂上班,直到40多岁内退。窦明水记得清楚,“文革” 开始后,佛道人士和黑五类没什么两样,“我的师爷爷1967年国庆节回了老家,到1969年五一我把他接了回来。直到1994年去世,他都一直跟着我。在病床上,我的孩子也能像亲人一样伺候他。”不仅如此,周边一些佛道人士有病有亡,窦明水也都帮忙张罗,1994年师爷爷去世,窦明水又担负起了照顾师父的责任。“百善孝为先”,在窦明水心里,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也许早已注定,“至少应该知恩图报,应该对周围的人有好的影响”。所谓“正道直行,窦明水讲求“正道正行”,每年都会为周边村落解决不少问题,也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扶贫工作。小时侯她就听附近廒而村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讲过一个故事,说是曾经明真观里有个道士,天天挑着一锅饭汤倒在一个大石槽里,喂一条大蛇,道士去世的时候,有人看到是大蛇驮着他走的。这个大虫槽至今还在庙门口。
去年,窦道长到崂山受了戒,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真人”,也收了徒弟,“这条有关信仰和责任的路,是要坚定地走下去了”。
听完道长的人生故事,刚下了一阵的雨又停了。我们又信步出门看泉,这泉原本和道观同名,叫明真泉,现在是叫龙涎泉,泉水清冽甘甜。泉不管名号,自有澄澈,山不管岁月,枯而又荣,还有每年深秋如约而至的满山红叶。千百年来,这满山绿树红花,一定见证了明真观的存亡兴衰,也一定看见了一个小姑娘从上学放学,到工作,到重振道观的风雨人生。
有山落凤,有观明真,有人悲喜,有道长存。有凤来仪,有水涌泉。好一处凤凰肩,好一个明真观。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
散文热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