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悦读

谁不说俺家乡好袁滨:鲁中平原的丝绸飘带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2年08月16日 浏览:2096 非原创





96cd792e91ec55bd90ebbdf23c5e95dd.jpg


鲁中平原宛如一串璀璨夺目的珠链,历史风烟如同珠子一般滚动,被一代接一代的人收藏和记忆。瞩望着平原的呼吸,触摸着平原的脉动,那些丰茂的传奇和故事,那些丝路花雨的动人彩页,就像是一台不会停歇的老磨盘,尽在转动的时间里。

在周村还是一个村庄的时候,河流纵横,桨声帆影,交织成一片忙碌景象。

周村最早谓之“水周之村”,其含义大概就与这四周的水有关。后来河流干涸了,畅通的水路改为陆地,但它作为兴旺的商品集散地却一直风光延续,地位不断提升,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并驾齐驱,驰名四方,被人们誉为无水路相通的四大“旱码头”之一。

周村是鲁中平原的丝绸飘带。这里的居民世代以务农、植桑、养蚕、织绸、贸易为生。

历史上的周代时期,这里是丝织业最发达的地方,《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司马迁甚至兴致勃勃地盛

“冠带衣履天下”。到了西汉汉武帝时,张骞开拓丝绸之路,许多商人把这里的丝绸产品源源不绝地运往西域。周村染织的丝绸曾经是丝路花雨的绚丽色彩,有《竹枝词》描述了当时的交易盛景:“淦水绕市半绕城,婆娑倩影丽人行。牵得骆驼访旧客,北贾南商皆识名。”乾隆年间,周村曾经有过“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繁华盛景。

清代道光年间的《济南府志》云:“城南近周村镇处,人多商贾”“俗多务织作,善绩山茧……男妇皆能为之。”据专家考证,周村不仅是鲁商发源地,也是丝绸之路的陆路源头。周村古商城大街是目前经专家认证的、连接丝绸之路源头的大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交流最早的桥梁和纽带。旧时民间曾流传着一副对联:久闻驼铃声声传古道,长听马蹄踏踏震大街。

鲁中平原的丝绸风景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商旅,大街就像是皇冠上的明珠。一个地标的形成,需要地缘优势,也需要历史青睐。古城大街能够成为周村的标志,靠的就是机缘与识见。大街最初是由绸市街演化来的。早在唐太宗年代,大街就通衢四方,架构起了周村人远古的商业梦。到了宋元两朝,周村大街已经初见规模,商旅往来,抱布贸丝,作为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日益引人注目。

明清时期,周村大街已经完成了它辉煌的工商业奠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鸮鸟》一文中曾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为商贾所集,趁墟者车马辐辏。”当时的民间也曾流传着“金周村,银潍县”“济南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的说法。

周村大街的南邻是银子市,这条百余米的街道曾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早在光绪十年,即公元1884年,声名显赫的乔家大院就已经在此设立了大德通分号,当年十分风光的大德恒、大德川、三晋元、协成乾、裕成亨以及乾元银号、永兴银号、元通银号等都齐聚于此,甚至还有外国人开办的德华洋行等,各类银号、钱庄多达128家,一时票号云集,交易兴隆,街头至今仍然竖立着一块“今日无税”的石碑。

这是周村大街的又一个繁盛缩影,印证着天下之货在此交易的真实一幕。大街其实并不大,全长一里多,却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见证了中国第一个商业保税区的兴盛。

这里汇集的商家店铺有两千多家,其中许多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像“东方商人”孟洛川开办的“八大祥”之一的万蚨祥绸布庄,就是从这里扩展到济南、天津、北京等地,后改为瑞蚨祥。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选用瑞蚨祥的丝绸面料制作的。此外,周村大街上还有曾经垄断中国烟草经营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英美烟草公司,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大染坊、泉祥茶庄、同仁堂药铺等,真是商幡招展,气象万千,织就了一幅周村版的《清明上河图》。

最让周村人津津乐道的是每年周村大街上的灯会,在清代就以巧夺天工而著称。周村灯会的历史从明代作为开端,开市赏灯的日子一般三五天,逢上风调雨顺的吉祥年,甚至长达十几天。到了清太宗年间,周村灯节改为三天,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

周村花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原花灯的代表。花灯大多以细木为框架,雕刻花纹,镶以纱绢,花灯的造型也千姿百态,有争奇斗艳的套灯,制作精巧的散灯,端庄华丽的宫灯,还有变幻莫测的牌坊灯、盒子灯,内容既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聊斋》等戏曲故事,又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等民间传说,还有各类山水人物、草木虫鱼等,观灯就像看一幅幅连环画,各具神韵,妙趣横生。

清代进士徐文骧在《周村镇赋》中着力描绘了“千炬烛光,辉分星月;百枝灯树,影动龙蛇”的上元灯火,十分传神地反映了周村大街、丝市街灯市豪华灿烂的一幕。

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和一班大臣前来赏灯,看着眼前花团锦簇的各式花灯,看着观灯的人群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不禁龙颜大悦,在微醺中慨然留下“天下第一村”的御笔,这不仅是周村花灯的高潮,也是周村的历史回响。

时间收藏了许多历史密码,岁月又如春蚕一般把这些密码繁衍、缠绕,周村大街就是在风雨的飘摇和时光的叠影中凝眸于沧海桑田的变迁,一路颠簸中、回荡中,顽强地留存下了一片片古文明的见证。

青石板铺设的街面,青砖灰瓦的北派建筑格调,与浓郁的鲁中地域风情相互映衬,摇曳着岁月的影子,渲染着静好的莲花。古色古香的魁星阁、千佛阁、票号展览馆一派安详从容,墨泉喷吐着人文气息,三益堂飘溢着儒雅倜傥,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称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

大街是鲁中平原的心,每一记跳动都如此清新强劲。大街是沉静的,散发着原始的母性和刚毅,甚至也不缺乏细腻和多情。这正是一座古城精神品质的经典书写。周村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飘带,大街分明就是飘带上璀璨的明珠,这是上苍留下的传神一笔,是平原上不能遗忘的鲁殿灵光,不仅照亮了鲁中平原的表情,也照亮着文明深处的风物和顽韧向前的未来。


  (本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选送。作者袁滨,山东省第四批齐鲁文化之星,淄博市第八届德艺双馨艺术家,张炜作品版本研究中心总策划、专家组成员,周村作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著有《机关》《不能拒绝的美》《窗子与风》《盈水轩读书记》等。作品获中国作协读书征文奖、北方十五省市文艺图书奖、齐鲁散文奖、山东文学奖、时代文学奖、淄博文学艺术奖等。)


0
0
1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