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悦读

李玉德:酱园弄​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4年11月05日 浏览:586 非原创

928c7a0a5511151de672790d0f5bcb4f.jpg

题记——

北镇的酱油,螺口的醋。

武定府的酱菜,杏花村的酒。


童年的时候,我们家乡一带的人们常以能吃上武定府酱菜而自豪。平时这种机会并不多,只有到了过大年的时候,人们才会相约去惠民城里买几样顺心的武定府酱菜,以备过年之需。醇厚的大平原养育了醇厚的乡亲,这里的人们习惯在过年待客时,配几碟酱菜下酒。这对我们孩子们来说也是幸事,当客人走后,我们也便能一品酱菜的味道了。

记得当时过大年,餐桌上讲究先放上四样小菜(酱菜)。来了客人,就用小碟子盛了,在方桌的四个边角上各放一碟。酱菜盘虽小,却特吸引眼球。客人们见了这亮晶晶的小菜,眼睛便开始发亮了。这时候爷爷就会不失时机地拿起酒壶说,“那咱要不就着这几样小菜先喝着?”客人当然乐意,自然也就客随主便。每当这种时候,爷爷常会夹一块小菜放我嘴里,轻言道:“出去玩吧,这里用不着你了!”这时候,客人都会假惺惺的说,“让孩子在这玩吧!”在你期望客人此话成真时,客人却没了下文,只顾吃喝了起来……这时,失望的我只好悻悻走开。

口腔和舌尖惊喜的感觉,很能颠覆对食物的认知。桌上那碟水晶地环,泛着微微的油光,还有淡淡的清香,似乎是从时间深处款款走来。爷爷夹一小块地环送我嘴里,刚入口,一股素雅的滋味就渐渐地弥漫了整个口腔。所有的涎液似乎一下集中过来,在我的味蕾上跳舞。那份本真、那份纯净、、那种原味,让我迷醉。随后舌根和腮帮上涌出的甘甜与鲜香,更是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和韵味的悠长。咀嚼吞咽后,我不敢久待,怕馋得流出涎水,给爷爷丢人。我控制不住地赋予那碟酱菜无尽的想象,像一位打着油纸伞的姑娘,与你在巷口相逢,她热烈而大胆的目光让你不能回避,无处躲藏,驿动着少年的心。它的清凉、它的浓烈,香、甜、脆、鲜的口感,像一闪而过的她,让你大脑深处的某根神经瞬间麻酥酥的,又随之怅然若失。它似乎给你打开了周身的每一个毛孔,活跃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多少年后,我仍会尽情拥抱久远的记忆,那种期盼与渴望,使人欲罢不能。

四个小蝶,四样小菜,如小家碧玉,虽不华贵却也透着清凉雅致。我想,哪怕是最卑微的个体,如果能把事情做到极致,同样能使自己高贵起来,并理所当然地获得大家的尊重与热爱。酱菜如是,人亦如是。

酱菜的味道,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口感,极开口胃。正是这种口感,才会长久定格在记忆里。也正因为这个固执的记忆,在我有幸考入惠师,接触了这座古城后,我认为有必要去武定府酱菜厂探个究竟,一了多年的心愿。

虽然人们习惯上仍叫武定府酱菜,可在八十年代初,酱菜厂早已更名为惠民县酱菜厂了。隐约记得,当时的酱菜厂大门朝北。当顺门直入,便见宽敞的院子里放满了一排排大缸,直接照晒在太阳底下。每个缸上都有一个苇编的缸盖,缸盖的形状就像一个个的大苇笠,盖在大缸的口上。当我问及这酱菜就这样暴晒于太阳底下是否合适时,和我同去的本地同学解释道,只有通过长时间太阳的照晒,这酱才出味道。

说罢,就感觉到有一股浓浓的酱香扑鼻而来。待走近一瞧,只见一排排装满酱油、甜酱和豆瓣酱的酱缸像排兵布阵的军队。里面则包罗万象,分门别类地酱藏着各种佳肴,磨茄、包瓜、糖包、酱桃仁、杏仁、水晶莴苣、酱黄瓜、酱花生仁、合锦菜、酱地环、虎皮菜、百工皮、酱萝卜、乳瓜、麻仁金丝、八宝菜、酱甘露、酱黑菜、大酱瓜、生疙瘩、熟疙瘩……真是数不胜数、酱香怡人。

步入制作车间,当时约有几十个女工,穿着干净利落的蓝工作服,坐在板凳上,正专心致志地拿着茄子在新砖上来回的擦磨。我方明白,为什么叫“磨”茄。原来这工艺就在人们的劳动中,就在人们的汗香里。女工们一边劳作,还一边还念着顺口溜:

酱了萝卜酱磨茄,酱了莴苣酱乳瓜。

酱制包瓜浅浅尝,武定酱味人人夸。

酱菜,是不可缺少的佐饭小菜,弄个粥或熬个稀饭了,配几碟小菜(酱菜)下饭,这样,粥也有味,菜也有味,合在一起就更有一番滋味了。

中国的酱菜可分为南北两味。北味的以北京为代表,偏咸。南味的以扬州为代表,偏甜。而武定府酱菜则取南北风味之所长,具有鲜、甜、脆、嫩的特点和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体显独特的风味。据说,明宣宗灭汉王时,偶然吃到了这里的酱菜,赞不绝口,将其定为了贡菜,还一度压制了北京的“六必居”,所以才有了“武定府酱菜甲天下”之美誉。

武定府酱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的历史。自明代宣宗将武定州酱菜定为贡菜后,到天启年间,武定州(惠民城)就陆续出现了一些酱园商号。当时有名的当属“仙泉居”“福元居”“元香斋”“大同”“天顺栈”等八家商号,均在酱菜酿造方面技艺精湛,酱菜色泽鲜艳、咸中带甜、甜中微咸、酱香味浓、清香可口。因“仙泉居”年年向朝廷进贡(康熙、雍正、乾隆),故而为武定府酱菜赢得了“进贡小菜”之美称。之后,人们都将此地的酱菜习惯统称为“武定府酱菜”。

据说,抗美援朝期间,为支援前线,武定府酱菜曾作为慰问品批量运往朝鲜,受到中朝官兵称赞。从此,朝鲜人将武定府酱菜视为圣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仙泉居”进行了公私合营改造,更名为惠民县酱菜厂。1978年后,惠民县酱菜厂恢复了“仙泉居”老字号,惠民镇酱菜厂也重新起用“元香斋”商号。1997年,两厂在发掘整理传统配方与工艺的同时,又开发了酱两仁、酱三样、多味辣菜、酱芦笋、酱香菇等新品种,使武定府酱菜形成糖醋类、酱制类、泡渍菜、豆制品类4大系列50多个品种。

酱菜离不开酱,制菜先制酱,所以对酱的制作更为讲究。春节一过,就开始制酱,先把黄豆蒸熟、发酵、晒干、碾碎、入缸,直到处暑才能起缸,差一天都不行。用师傅的话说,只有好菜、好酱、好技术,才能酱出上等的好酱菜。

时间总是在无意间从指缝中流走,转眼惠师毕业已几十个年头了,但心里还是忘不下武定府酱菜。今年仲夏的一天,我和同学李和又走进了武定府酱菜厂,闻着酱香,听着故事,在厂区与历史中穿行。

     在发酵车间,我又见到了那些大大小小、整整齐齐的陶制酱缸。动看,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涌现出历史的波澜壮阔;静观,以安若处子的姿态,彰显着藏于深闺的优雅。感念此景,如当头棒喝,让我顿悟。原来,这酱菜的制作最需要的是时间与安静。大道至简!如果忽略了道的简单,也许道就会和你擦肩而过。道,看似简单,内涵却无比丰富。眼前这些质朴的陶缸、原始的伞帽,不单沉淀了生活的滋味,也体现了民间的智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正是体现在这简单的道中吗?

路过车间时,我又一次看到了女工们的笑。她们笑得那么灿烂,那么美丽。这些发自内心的快乐,原来与酱香这么紧密相连。用欢喜的心去酿制,也就融入了愉悦,味道自然爽口浸心。因为,爱是最好的调味品和保鲜剂。

也许,好的味道都是缘于道——纯真之道、简单之道、快乐之道、仁爱之道、诚信之道……味道不只是一个词语,它更是一种理念与信仰。

       

山东省散文学会出版策划中心、济南海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图书策划、编辑、设计、出版、印刷服务工作,与国家级出版社努力打造规范高品质的出版品牌,多套精品丛书正在推进中。并承担各种志书、文史资料、地方文化图书的编写、创意等工作。深耕地域文脉,精编,精校,精印,用专业的创意、精心服务,助力各地文化事业发展。独立书号、音像版号、丛书号多种选择,媒体推广,图书馆藏,首发研讨,欢迎咨询。

出版专线:0531—88024369  

宋登科:13853164811(同微信)

59f546d3df9d6e70f052f1f09cc0f7fd.jpg

                                            

0
0
2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