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专栏

作品集锦鲁文散文集《别赶路,去感悟》作品选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4年11月22日 浏览:18 非原创


1e816ae23a3548812022b6e892fdc49b.png

文字是她人生的另一种绽放——《别赶路去感悟》序  王 展


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文学以他的生动与美好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改变着她们的审美,引领贯穿着她们的精神世界,乃至成为她们生活的一部分。

       徐萍,一位从铁路系统退休的经济师,就是其中虔诚的追随者,文学让她的内心更加丰盈,乃至让她战胜病魔,写作让她更加乐观、自信。她用文字找回了自己的山河,远行的故乡,亲人的记忆,经过漫长的磨砺,有了《鲁文散文集》和这部《别赶路,去感悟》几十万字的沉淀。在我看来,文字就是她人生的另一种绽放,值得祝贺。

由此让我想起作家苏童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人的人生,如果没有文学是完全 ok 的,但是又是有缺憾的。因为文学就是一面镜子,一个隧道,这条隧道打通着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其实大多数的人生并不需要文学,但当我们有缘走进文学,自然有她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幸福。     

     徐萍的人生经历与大多数人大致相同,生在铁路的家庭,在铁路系统参加工作,从管理员、工会干部、会计师到经济师,是一条简单平静的生活轨迹,但也有十年在外地奔走闯荡的经历。这让她与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面对,正如她说,前半生简单、平静、与人为善。后来与文学心有灵犀的遇见,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特别是近年来,当她有越来越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时,阅读、文学聚会、采风正改变着她的日常,那些行走的风景,壮美山河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那些有关过往、亲人、故乡和年轻时的记忆,一次次萦绕着她的心头,一点点向她笔下游来。

      文如其人,徐萍的散文如其人一样,质朴,真诚,所叙即所见,所写即所感。这本新书有日记体的系列旅行札记,如《旅行的味道》一辑,是她故地重游和旅行寻访的收获,每一次发出总有新的发现,她善于寻找不同环境中人与人的故事,在人间烟火中感受美、自然与历史,在普通中发现不同。在《长河文心》一辑,则是由几篇抒情散文组成,有对兹城人文的表达,有对阅读的感悟,有对身边普通生活经历的提炼。《吾心永念》一辑收入她一篇关于父亲的长散文,她从父亲的离开写起,回望父亲的一生,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又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感,折射时代背景下家庭与生活的变迁。生活扑面而来,她也以极大的热情回应,因为太过真诚,追求真情实感,有些叙述就显啰唆,但是她的经历与思考的本真呈现,与她营造的氛围场景相契合。

     散文是情感的艺术,也是真实的艺术,只有真诚才能写出感人的文字。但好的散文也需要提炼和升华,徐萍写作走的是一条传统的路径,忠于现实、情感和人生经历,还需要细节的深入与挖掘,这是需要她在写作养成反复锤打和修改的习惯,书中最后一篇《残缺的军功章》则是通过对家族中收藏的几件革命文物、来讲述了一个平凡革命军人的家国情怀,折射那个时代、那些人物,如何用他们的方式诠释一段历史,怎样以极大的包容与理解完成人生的守护,是一篇厚重感的现实书写,令人动情。

      徐萍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写作者,一位文学活动的热心人,一位勤奋的跋涉者。这些年,她追求美,追求文学,收获了应有的成功和快乐,也带给我们向善的力量。

       这本书稿在案头已有些日子,每每翻开总有一份感动和不舍,有一种与生活靠得很近的踏实,我想,出版后也一定会给读者一份正能量,让本来普通而简单的人生多了不同,有质的提升与光芒。

也听说,徐萍正在写作一部长篇非虚构纪实作品,让我也多了一份期待。向文而生,人生何其美好。


(王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秘书长、济南市历城区作家协会主席)


芒市之行


在云南住了这么久,我也是第一次走进芒市,新鲜感十足。

芒市,是我国唯一用一个字命名的城市,也是一生中要来一次的地方,这里距离缅甸只有一步之遥。

芒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滇缅公路重要节点,历史悠久,古为滇越象国。这里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到达这里时,天刚蒙蒙亮,于是,就给这里取名为“勐焕”,意为“黎明之城”。因靠近缅甸和泰国,整个城市扑面而来的都是东南亚风情;又像是一座豪华的镀金城市,到处金碧辉煌异国风味,满眼都是金色红色大象、孔雀、棕榈树还有高大的椰子树。

我在朋友圈发出城市风景照片后,好多朋友问我:“你去泰国了?”

小城安静休闲,生活节奏慢,这里的气候和环境适合候鸟在此过冬。到了芒市才知道,中国最大的金佛塔就在这里。

勐焕大金塔坐落在云南省德宏州州府——芒市东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顶,海拔1079.6米,传说释迦牟尼生前转世为金鸡阿峦时曾生活于此。塔前的圣菩提树是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的那株迦耶圣树的根苗。

原来的雷牙让山佛塔毁于1942年抗战时期,芒市市区的勐焕大金塔也毁于1966年,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决定将两塔合一重建,定名为勐焕大金塔。

勐焕大金塔属南亚傣王宫的建筑风格,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该塔堪称当今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第一塔,整座塔为七级高76米,塔底基座直径50米,造型为八角四门空心佛塔,开有四道大门,有八大天神分别守卫。下三层为空心大厅,其中第一层大殿面积2000平方米,可容纳2000多人朝拜。

塔的最高点是重达2.3吨的大金顶,是中国最贵的金佛塔,铸造顶端金顶就用了2吨黄金。

青山绿水间“勐焕大金塔”金光灿灿、光彩夺目、雄伟壮观、气势恢宏,更显神圣,拥有“亚洲第一空心佛塔”美誉,是芒市标志性的建筑,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

边关名镇,

滇西国门,

太阳当顶,

即我畹町。

畹町,多么美的名字,系傣语,意为太阳当顶的地方,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南亚风光,旖旎秀美,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

畹町市与缅甸九谷山水相依,鸡犬之声相闻,为西南陆路通往缅甸和东南亚国家的主要通道,故又有“西南国门”之喻,亦有边境“袖珍城市”之称。

畹町虽小,却也饱经沧桑。10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豺狼出没的荒野之地。一条羊肠小道,就是通往境外的“驿道”,畹町河边的一间破茅屋,权当过往商贩饮马歇脚的“驿站”。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后,畹町为中方一侧的终点,用石头建成的畹町桥成了抗日战争中唯一的西南边陲交通枢纽。

抗日战争最后一枪就是在云南的瑞丽畹町结束的。

畹町最负盛名的是畹町桥,这是一座界桥,连接缅甸与中国。站在中缅两国的界河桥上,抚今追昔,感叹抗战胜利艰难,中国军人英勇顽强。“青山处处埋忠骨”,饱经战争摧残的畹町桥见证了二战的硝烟,见证了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顽强与不屈。

新中国成立后,畹町桥得以重修,现已是中缅通商的重要通道。

畹町桥是一座抗战名桥、外交名桥和商贸名桥,更是友谊之桥、胜利之桥。它肩负着民族的命运,飘扬着友谊的彩带。它北抵昆明至上海,南下缅甸腊戍通仰光,逆西北而上可达印度,可谓一桥锁关,四方莫开。因天设其险、史造其雄而名扬中外,世人瞩目,闻名遐迩。中缅友谊“殷殷胞波情,情同手足一家人”。

1956年,中缅边民大联欢,周恩来总理和吴巴瑞总理从畹町桥步入畹町后,就在畹町桥头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旗仪式,两国总理一起检阅了我国的仪仗队。

两国的边民群众身穿各种民族服装,打着铓锣,敲着象脚鼓,手捧鲜花,舞动着中缅两国国旗,分不清谁是中国人,谁是缅甸人,真正的像一家人一样。

导游说“当年周总理和陈毅元帅去缅甸包括回国,同样是通过畹町桥”。如今,想去缅甸非常方便,提供个人身份证即可办理手续。

听瑞丽的朋友也说过,许多边民都有跨国姻亲关系,70多年来,畹町边境的边民就是这样去缅甸“串亲戚”的。

漫漫边境,红旗飘扬,每一天早晨8点30分,伴着第一缕晨曦,畹町巍巍国门前,国旗手扛着鲜红的国旗,迈着坚定的步伐,在国门前拾级而上,随着嘹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面对庄严的国旗,我们的内心热血沸腾,聆听到一种信仰。

俗话说:“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而在云南德宏瑞丽市芒令村,真的有一棵大树撑起一片树林。

这棵大树学名叫“榕树”,由于榕树的生长特性,才形成了一棵大树,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森林。

据当地植物研究人员说,当榕树母株生长时,树干向四周发展,从枝干中又生出无数的气根,气根是向下垂直生长,并插入土壤,气根不断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变得粗壮起来,随着时间推移,树干、树枝已无法区分,树越长越高,枝干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经过千百年的生长后,整个树林变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一棵大树也逐渐变成了一片森林,令人叹为观止的独树成林奇景便形成了。

而瑞丽芒令独树成林这一棵榕树,树龄长达200多年,在两侧的主枝上,有着32条大小不等、粗细不同的气根垂直而下,形成了根部相连的丛生壮枝柱根,成了一树多干,独树成林的奇特景观。

1995年父母来瑞丽游览时,参观过独树成林,母亲回到山东家里,专门给我们讲起这棵神奇的树。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古树还是一如既往地生长着、茂盛着,而我的母亲却去了天国十年了。在自然界里,人的生命是那么的弱小而又短暂。

我猛然想起,西双版纳勐海县中缅边境小镇打洛口岸,也有一个独树成林奇景,那棵巨大的榕树,当地人说有900年,共有34个根立于地面,树高50多米,树覆盖面积2000多平方米,枝叶既像一道篱笆,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

我国唯一的被世界公认的热带雨林是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面积不足亚马逊千分之一,在中国十分珍贵。

中缅瑞丽段的国境线是弯弯曲曲、犬牙交错且没有明显的界线,有时一条小沟渠或是一个田埂,就是两国的国界。

“一寨两国”,距离瑞丽市区约10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甸那一侧称为“芒秀”。中国一侧威严的国门和执勤的边防武警以及中国这边豪华的傣族民宿,能明显区分出国境线。听寨子里的一个卖民族服饰的女老板说,过去没有疫情,我们两国的边民,骑着摩托车、自行车自由往来。

两边的贫富差距还是蛮大的,我们中国这边的民宿豪华气派,而且街道两旁也是商铺林立,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琳琅满目,物质保障极其丰富,人们的衣着打扮既民族又时尚,一派繁荣景象。而缅甸那边的房屋建造得有些简陋,村民精神面貌和穿衣打扮,像我们20世纪70年代一样,非常有年代感。我们的银井村,要比缅甸的芒秀村更加富裕。

虽然国籍不同,但是中缅边境的边民血管里流淌着一样的血液,一样的肤色一样的民族,说着同样的傣语,大家毫不在意,千百年来都生活在一起,习俗都是一样的,喝着同一口井的水,不区分彼此,从表面上看不出谁是中国人谁是缅甸人。更有意思的是,由于中国比较重视教育,不少缅甸人将孩子送到中国来上学,中午放学后,孩子们又会跑到缅甸家中吃饭休息,然后下午再回来上课。比如“一寨两国水井”,现在在我们中国这边,也是一个标志性旅游景点。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美国传奇女诗人狄金森的这两句话,成了生活在中缅边境的缅甸人内心最为真实的写照。

在中缅边境遍插五星红旗:你抱怨的今天,正是缅甸人梦想的明天。一条国境线,注定了这里生活的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云南的边境小镇也许无法和内地的一线城市相比,生活也没有内地富足。但是,这一切对于缅甸人来说,安居乐业的日子,是他们的梦想。常年纷飞的战火,让多少缅甸人流离失所。缅甸人需要的不是衣食无忧,而是安全地活着。

国境线这边的云南边陲小镇,夜晚来临,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广场上的各族人民载歌载舞,享受生活。而一步之遥的缅甸,也许是持续一整天的战火刚刚熄灭,人们正在死人堆里寻找自己的家人。哭泣声、谩骂声、叫喊声笼罩在那边的夜空里,可以想象,缅甸孩童那惊慌失措、恐惧的样子有多么无助。在一个战乱的国度里,普通老百姓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中缅边境线上,经常有很多难民,越过边境线来中国投亲靠友。在云南和缅甸所有搭界的地方,都有从缅甸偷渡过来的人,他们愿意在中国干最苦的活计,拿最低的工资,只要能留在中国。

每当我在边境地区,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就非常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我记得和女儿、女婿一起去马来西亚旅游时,那里的华人对自己的祖国赞不绝口,他们共同的话题:“中国强大了,我们华人在国外的腰杆也挺直了。”

感恩感叹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安于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华夏,五星闪耀皆信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话道出了我们此时此刻的心声,有国才有家,国强民才安。



0
0
0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