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散文窗/散文评论

冯宝新:《红苹果》的魅力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4年12月03日 浏览:167 原创


155763f282094158da15b250c4bb58dd.jpg

知名记者、作家吴殿彬先生撰写《红苹果》一书,2021年2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在社会上和读者中广受好评,就像十月苹果园里苹果“红”了。在2021年全国苹果年度高峰会上,该书荣获中国苹果协会年度“文化榜样品牌·中国苹果文化名著”称号,名列榜首。同年,烟台市文旅局和市图书馆从1400余种图书中,筛选出100部书举办“烟台人最喜爱的烟台书”海选活动,《红苹果》以8660多票名列第一名。同年9月,作者获烟台市政府授予“烟台苹果150年突出贡献人物奖。”2023年,美国大使馆刊文介绍《红苹果》和书中人物倪维思,称作者为中国学者,并对作品给予褒奖。这让烟台苹果在世界的文化传播中,得到了肯定。作者吴殿彬一生从事记者工作,“为人民鼓与呼”,曾获得各项荣誉80多项,被社会所熟悉;但《红苹果》出版发行后,“红苹果”成了作者代名词,走到哪里,朋友向陌生人介绍时,直接说:“他就是《红苹果》”,让人格外高看一眼。尤其受到烟台乃至山东省内外广大果农的欢迎。

《红苹果》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苹果”为题材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由吴殿彬先生披肝沥胆历时3年创作完成。全书43万字,除了引子、尾声,主体部分共6部18章,第一部西果落户,第二部峥嵘岁月,第三部千苗竞秀,第四部田园交响,第五部品牌战略,第六部再造辉煌。从主体6部18章的逻辑来看,是一棵苹果树从种到结果再出售的一个生产流通过程。

该书是山东省作协2016年确定的重大文学题材扶持项目之一 。2020年6月开始,《烟台日报》用一年半的时间长篇连载。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序言”中说“本书是一部烟台苹果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苹果发展史,记录描述了自1871年西洋苹果引进烟台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烟台人在苹果生产和发展奔富裕的道路上,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宏阔历史进程,展现了各个时期苹果生产的发展特点与风貌。本书脉络清晰,资料详实,人物典型,故事感人”。

山东省政府原副省长谢玉堂在书中的序中说,它“是中国苹果文学史上的一块奠基石。”“《红苹果》是一部‘讲好烟台苹果故事’的好书,对于塑造烟台苹果美好的文化形象,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部作品,社会认可,读者喜欢,自有个中奥妙,那么《红苹果》的魅力究竟在哪?

 

具有志书功能,记叙150年的烟台苹果发展史。志书是记载某地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情况资料性文献,有“一方之史”和”百科全书”之称,具有存史、资政和教化的功能。《红苹果》以烟台苹果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记述中国苹果产业变迁,展现了烟台苹果的成长历程,也折射出整个中国苹果产业的兴衰起伏。吴殿彬先生说:“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忘记西果落户烟台这个源头,否则,烟台苹果便成了没有背景的‘忘恩负义之徒’。”他查阅历史资料,追根溯源,探寻到烟台苹果发展历史源头。

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思和妻子海伦乘船来到了烟台。传教之余,在毓璜顶所居“南楼”附近的山坡买了10亩地建果园,陆续将苹果、草莓、樱桃、李子、梨、葡萄等几十种果蔬引进烟台,用西方优良的水果苗木改良当地的品种,并给果园起名“广兴”。原来,倪维思小时候和祖父一起生活的时候就学习过果树栽培技术,成为传教士以后还曾经为自己学习了园艺却用不上而感到惋惜。来到山东后,他发现山东的气候、土壤等与他的家乡纽约很相似,烟台与纽约同处于北纬37度线,而所产水果却远不如美国,于是倪维思就萌生了改良烟台本地果树的念头。他将美国的西洋苹果移植到烟台,择地建起了“广兴果园”,以嫁接、育苗等方法培育,使之成为具有特别香味的新品种。结果,他栽培的苹果树异常成功,苹果质量甚至超越了他的家乡纽约的苹果,之后附近州县的人民竞相推广,很快就成为烟台重要的产业之一。这便是后来享誉国内外的“烟台苹果”。烟台成为中国近现代苹果的发源地。

100多年以后的20世纪80年代,红富士等现代优质苹果也是从烟台开始向全国大规模推广。烟台,在近现代,为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烟台市某知名史志专家说,从该部作品来看,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结构独特、层次清晰、表述严谨,是一部地方特色鲜明的苹果百科全书,具备志书的基本功能,特别它的资料性和文献价值,对研究烟台和中国苹果发展历史,推动烟台乃至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富裕农民,必将发挥其特殊历史价值的作用。

 

人物真实典型 再现一批苹果历史和现实人物群像。典型是作品的灵魂。一部作品,没有典型人物,这部作品就缺少了“灵性”。为写好典型人物,吴殿彬先生坚持纪实文学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前提下,可以纳入虚构成分的原则,在创作《红苹果》的过程中,在尊重事实的叙述中恰如其分地楔入虚构成分,即从情节结构、细节运用、场景描写,适应务虚,做到恰如其分,操控有度。如作家在创作开篇历史人物美国传教士倪维思和妻子海伦两个人物形象,就采取了以实带虚、虚实相生的手法,增强故事性,丰满了人物形象,提高了可读性。

他还用小说创作和纪实散文两种笔法相结合,用独特的视角展示如莱州小草沟村农民兄弟宋永诗、宋永果等人打造中国苹果苗木第一村、龙口市北马镇南村农民邵刚打造出世界苹果品牌DDD,引领了苹果品牌新潮流,等广大烟台果农形象,以一个个人与“烟台苹果”的故事,讲述果农施肥、剪枝、授粉、疏果、套袋、浇水 、摘袋、选果到出售的艰难过程与不易,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真实的事件真实地艺术地再现给了读者,令人动容。

作品还特别呈现这样一批人物形象,那就是新中国成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烟台各级领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引领广大果农发展苹果产业追求富裕的生动形象,场景宏阔,人物丰满,事件典型,真实感人,令人过目难忘。在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作家吴殿彬先生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录颂扬了已故原烟台市委书记王济夫、原副省长谢玉堂、孙德良、邵大元、刘志坚、于绍夫、乔明和、栾福章、闫长征等一大批为推动发展烟台苹果产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引领者和开路先锋,记录了省著名果树专家束怀瑞、市果业专家赵培策 、姜中武 、苹果镇长王秀斌等一批省市县乡四级果树专家,为培育果树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果树管理技术,呕心沥血,刻苦攻关,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讴歌了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造福的大我情怀。

作品中还展示了一批苹果产业链中的人物形象,如苹果深加工明星企业董事长姜源泉、把苹果做成美味菜肴搬上酒宴的栖霞东盛御园大酒店行政总厨、“苹果宴”创造者张书海等,都有鲜明的特质,成为一个个有灵魂有思想有情有爱的鲜活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一种人格的伟大。

“一座座山是花果山,人们喜气洋洋进果园,……摘那红彤彤的大苹果,笑声歌声满山川……。”金秋十月,放眼烟台,万山红遍,让我们怎么能不思念、不感恩那些为烟台苹果发展默默奉献的果农、科技工作者和领导者!今天,他们当中有的人已经走了,但后来人是不应该忘记的,这也是《红苹果》如同一部志书一样,为我们留下诸多人物传记的价值所在。据不完全统计,作品中呈现与苹果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物达300多个。四十多年记者生涯,深入生活各个层面,与形形色色人物面对面打交道,培养了他较高的共情能力,这也是他能够在中国苹果史留下这一大批苹果人物群像的主要因素。

 

它具有社会功能和文献价值,是一部烟台苹果生产的文化史。说起农学著述,都会想起古代的“四大农书”,即西汉氾胜所著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所著的《农书》、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这些书籍记载了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对后世农业生产影响深远。《红苹果》除了它的文学价值,它还是继”四大农书“之后的又一部专门讲述水果之王苹果产业的全景式农学著作。详实生动的文化特色,浸溢与苹果相关的各种知识,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也可以说是一部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工具用书。《红苹果》从苹果的育苗、栽植、定干、施肥、“'倾干嫁接”、“短截剪枝”、”甩放修剪”,再到授粉、疏花、疏果、套袭、喷药、除草、浇水、摘袋、隔膜、蔬叶、转果、上色、驱鸟、采摘、选果等仅三十道工序,作了全流程地翔实记述,使其成为发展苹果产业的行动指南,仅从它的实用功能来说,它和其他四部经典农书一样,将会在华夏农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为各级政府、广大果农指导果业生产、打造名牌、促进销售,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红苹果》还通过人物与故事讲述了苹果作为世界四大水果(其他三种为葡萄、柑桔、香蕉)之首的营养知识和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描述了创品牌、打市场等销售过程与相关知识,并全方位展现了以苹果节为中心的苹果文化的形态,体现了烟台苹果“开放、包容、创新、拼搏”的文化精神,这一些理论概念,不是干巴巴的空口说教,作家用鲜活、形象的人物和详实、生动、典型故事诠释出来的。

民以食为天。过去年代,没有全面诠释水果存在的意义。今天我们知道,水果的价值与粮食同等重要,苹果是水果之王!在《红苹果》中读者可以看到,烟台果农拉长了产业链条,实现连环增值。果品冷风库保鲜,一年四季有新鲜苹果;苹果深加工出果酒、果醋和苹果脆片等实现了果业增收、果品增值。

大厨们把果品搬进了厨房,烹调出美味佳肴。作品中列出今天独特的“苹果宴”菜谱:八宝苹果、布袋苹果、蛋黄焗苹果,林林总总竟然有数十种之多。苹果自150年前入馔以来,据资料介绍,迄今已有数百种苹果菜肴供人品尝。八大菜系鲁菜中的拔丝苹果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名菜之一。作品中记述的把苹果做成美味菜肴搬上酒宴的栖霞东盛御园大酒店行政总厨张书海就是创造“苹果宴”的典型代表。如果你没吃上几种“苹果菜”,更无缘吃到全部的“苹果宴”,但你读了《红苹果》后,可能与我同样享受了如同满汉全席的“苹果宴”,或者喜欢厨艺,也可以按照《红苹果》里介绍方法,照葫芦画瓢下厨操刀试做。

 

它的“ 竹节式结构”,是一次有益探索,为纪实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古人说,欲明书者,在于明类例;类例既明,学术自明。篇目决定作品的结构,它对一部作品的创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纲目,我们就能窥见作品的概貌,把握作品的精髓,衡量作品的价值。

  烟台苹果是一个还没有人涉足的好题材,但150年发展历史,300万果农,1.37万平方公里的种植面积,除了美国传教士倪维思引进西洋苹果有明显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可以说,世世代代,各地各人种苹果,所干的事情大同小异,冬春你修剪,我也修剪,六月你套袋,我也套袋,家家户户果业生产各自为政,虽有150年的历史向度,但深度在哪里?谁是主角?说说容易,要叫它有头有尾,结构成一部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作品就不是一件简单事了。

针对历史景深大、涵盖范围广、人物和事件互不相干的实际情况,如何架构作品,作家一度处于苦恼之中,很有点老虎啃天,无处下手的感觉。但经过长时间冥思苦索,作家“灵光”一闪,还是寻找到了一种新的结构方式,即以“时间”和“生产流程”二者绞合为一作为线索,以“竹节式”结构,来组织架构材料。《烟台日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王永福先生,曾撰长文“《红苹果》的艺术探索与启示”,专门分析《红苹果》三条创作经验,其中一条就是“竹节型大树”结构,以“竹节树”架构,横竖结合,承载宏大题材容量。

全书共分六部十八章,每部三章。一部就是一个“大竹节”,六部就是一棵“大树”。可以说,分部是《红苹果》的一个创新之举,也是它结构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竹节式”,就是每一部完整地展现事物或人物,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形象,类似于集锦式结构的一个故事或人物,《红苹果》的“竹节部”不仅是一个完整的人或事的承载,且是某一段时间的历史事实承载,它是以时间和逻辑为双轴,将某一时段的同类事件和人物组装成“节”。这个“节”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服务于其他整体结构的,从而使六部之间,形成一种逻辑递进关系,既有时间上的递进,也有事实上的递进。如“千苗竞秀”、“田园交响”、“品牌战略”、“再创辉煌”这四部,就是苹果生产、营销、发展的必然流程,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结成一个血肉相连的艺术整体,共同完成全书的统一主题。同时,在各部“竹节”内部,也采用递进写法。如“千苗竞秀”的三章里,头一章写“地下秘密育苗”,第二章写小草沟大面积育苗,再写第三章“国家队”育出烟台本土苹果新品种。这三章的顺序,就像发生在一个地方的连续的行为——“先试验成功,再大面积发展,再科研创新”这样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将不同的时空、人物、事件完全归整于这样一个递进的“竹节”中。这样,章与章递进形成“竹节”部,部与部相连长成“竹节型大树”,从而把一切杂乱无章的、时序不相同的、人物不相关的事件碎片,统统纳入一个井然有序的结构中,让全书结构浑然一体了。

《红苹果》独辟蹊径,创出了“竹节式大树”结构,完成了这个以前看似无解的“大主体”的艺术建构,给我们的纪实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结构新例和借鉴。

另外,作家也是诗人,作品中大量诗性化语言、电影蒙太奇等手法的运用,也给本书的艺术性增加不少色彩,使全书的语言达到了一种较高的艺术品质,就文化学习和文学创作而言,具有一定的经验借鉴价值。这也是该作品在“烟台人最喜爱的烟台书”海选中名列榜首原因之一。

 


0
0
1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