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脱贫攻坚利津答卷》
《脱贫攻坚利津答卷》出版
脱贫攻坚利津答卷——第二届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主题采风暨利津县脱贫攻坚纪实文集由利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德军主编,收入第二届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主题采风文章40余篇。
情系黄河滩 爱满凤凰城
利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陈建军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的收官之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全世界承诺的铮铮誓言,既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艰巨又繁重的政治任务。
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利津县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在东津大地吹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激昂号角。广大扶贫干部栉风沐雨、砥砺奋进,脱贫攻坚结出累累硕果。全县累计脱贫5800户11427人,39个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脱贫摘帽。我县连续夺得2018、2019、2020年全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一名,县扶贫开发办光荣地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涌现出了一大批平凡而又伟大的先模人物和典型事迹。
满怀对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的关心、对黄河岸畔凤凰城扶贫事业的关爱,2020年金秋,100多位全国各地作家和利津本土的文学爱好者,进村入户、走访座谈、踊跃创作,掀起了一股写扶贫事迹、讲利津故事、聚发展合力的热潮。利津县黄河滩文化教育基地、智联农创现代农业示范区、盐窝镇老街长巷、黄河滩肉羊标准化养殖基地、汀罗镇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陈庄镇临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无不在每一位作家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利津发展的激昂旋律。
《有一种真情叫扶贫》《决心·决战·决胜》等一大批文章脱颖而出,真实再现了广大干部群众负重前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一篇篇散发着凤凰城乡土气息的散文、报告文学,一张张凝结着作家心血汗水的图片,发表在《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农村大众》等省级及以上报刊和《学习强国》等媒体,黄河流域脱贫攻坚的“利津故事”在华夏大地传颂,利津扶贫的名片闪现出最耀眼的光芒。
正如黄河之水不能没有源头,文学创作如果离开生活积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扎根生活、心系人民,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精品佳作。
黄河之水源源不断、滔滔不绝,矢志不移,奔流到海,勇往直前……
脱贫攻坚的大潮席卷中华大地,利津扶贫人所付出的真情与担当,注定镌刻于这段永不磨灭的历史长河!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让我们用一篇篇闪耀着朴素真情、激荡着时代情怀的文章,铭记利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刻骨铭心的瞬间,记录脱贫攻坚一线鲜活感人的事迹。
是为序。
目录
利津旧村台提升:改造出“高颜值”逄春阶 朵拉图 / 3
利津:济水归来黄河滩吴永强 / 8
霞映芦荻舞刘秀平 / 12
在利津,遇见芦苇陈 忠 / 18
老街长巷:穿越历史的回响朱建霞 / 22
故道沧桑刘庆祥 / 26
黄河口不了情刘月新 / 31
转世的果实李舒中 / 38
风起黄河口张 雯 / 41
一群看凤凰飞起的羊宋登科 / 46
渡口,险工与唤醒的土地王公学 / 49
凤凰涅槃犁 米 / 54
秋高气爽利津行孙秀立 / 58
有一种真情叫扶贫清 波 / 64
决心·决战·决胜宁德华 胥志忠 / 75
黄南村:王迎杰心中的诗与远方李俊三 李维新 / 90
小村官 大情怀王吉祥 宁德华 / 99
“鱼窝棚”的扶贫情怀崔爱国 马学武 / 102
一颗红枣一颗心杨立英 / 106
扶危济困 乐在其中于永生 / 110
不忘初心 不负韶华索志河 / 117
越走路越宽刘兰秀 / 119
春风化雨润无声宋锡全 / 126
脱贫路上瓜香浓 胡培红 / 130
蝶 变王宝国 李维新 / 136
北码四的王玉福宋 词 / 142
棒子面儿的香甜林长祥 / 148
爱在那里生长 韩簌簌 / 152
七龙河·我的邻家张乐民 / 170
砥砺前行志愿红崔杰娜 / 174
“淬火成金”扶贫路张富强 / 182
改革源点宁德华 / 187
盐碱地上 宁德华 / 202
腾飞的张家夹河 纪永利 高春元 / 217
黄河臂弯里的大棚西瓜 扈忠信 / 221
再走铁门关 韩 宁 / 225
一个好听的名字——小康 王新梅 / 233
书写黄河滩区的文学故事 聂 梅 / 235
文章赏析:利津旧村台提升:改造出“高颜值”
逄春阶 朵拉图
2018年4月,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中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类第一个获批的工程项目选在了利津。改造出“高颜值”的旧村台提升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黄河滩区迁建,是个复杂的民心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不可预知的事件,影响大局稳定。比如,对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旧村台,是留还是拆?留多少,拆多少?保留和拆除的标准尺度是什么?一直在探讨。好事要办好,为老百姓办事,就得盯紧老百姓的所需所盼所思所想。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村台者在滩区。为此,省专项小组办公室多次赴济南、泰安、东营等地实地调研,与当地群众座谈交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探索提出了“防洪预案+购买财产(房屋)洪水保险”的解决方案,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认可,避免了百姓外迁带来的损失,也避免了调整安置方式带来的大规模追加投资问题。
扶贫要精准,迁建也要精准,做群众工作更要精准。唯精准者胜。全省改造提升旧村台工程,主要集中在济南长清、滨州的滨城、东营市的利津等区县,《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该项目以县为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含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要求内容),达到初步设计深度,省水利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山东黄河河务局组织专家进行联合评审,并报水利部黄委复核,市级投资主管部门依据黄委复核意见批复后,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改造提升旧村台99个,投资17.7亿元,全部由省级资金承担,共安置1.57万户、5.53万人。
自接到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任务以来,利津县高度重视,多次到上级部门进行沟通对接,紧锣密鼓地筹备各项工作。2017年年底前完成了推进方案制订、实施方案招标、村台高程实测和工程方案初审等前期工作。2018年2月28日一期工程实施方案通过黄河水利委员会复审,3月3日省工程咨询院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评审,3月19日获东营市发改委立项批复。
“利津县黄河滩区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涉及北宋镇、陈庄镇及利津街道3个乡镇街道、19个行政村。去年,全省100个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共开工15个,我县占了12个,走在了全省前列。”利津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高健说。利津县黄河滩区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坚持先行先试,攻坚克难,大胆探索,对全省此类工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一、“我也活成了大树,扎下根了!”
2019年5月30日下午,我们来到利津县北宋镇高家村,村里距离黄河岸边最近的一户只有200米左右。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村委办公室里开了个小型座谈会。最能说的是80岁的高新志老人。他说:“自打记事到现在,我搬了5次家,这次旧村台改造提升,再也不用搬家了。啥叫安居?不搬家就是安居,安居了,也就心安了。”
高新志回忆,小时候每年雨季黄河水都会漫到村里来,地里边、房台上甚至家里面都是水。有一年村里漫了3次水,麦苗刚露头地里就淤了,村民只能将麦苗用铁耙子扒拉出来,拖泥带水的麦苗啊,等到水退了再种,一亩地小麦有时连100斤的产量都没有。吃不饱的村民只能携妻带子四处乞讨。“我俩儿子都是在要饭路上生的,在蒲台,生了一个,名字叫蒲台,隔了三年在桓台要饭,又生了一个,起名叫桓台。”
然而,最让高新志揪心的还是被大水驱离家园,1949年春天,是被迫第一次搬家,他当时10岁。“房子冲了,只能投亲靠友,俺家搬到四图村,一住就是六年。”寄人篱下的日子,高新志说起来还掉眼泪,“看着人家孩子手里拿着个黄玉米饼子,都馋得咽唾沫啊!”
第二次搬家是1960年,搬到离现在新村不远的两公里处,都是临时搭建的土屋子。前两次搬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险逃离被淹的村庄。“我记得,那会儿种高粱,高粱不怕水淹,麦子收完就种高粱。可是黄河一上水,收高粱穗又成了难事儿。地里全是水,我们就把家里做饭的八印大锅取下当船,蹚着水把高粱穗放到锅里推着走,锅沿儿划得手出血。”说起当年的艰辛,高新志连连叹息。
1973年,高新志和高家庄村民就都搬回现在住的这个地方。然后是1983年筑村台改造,高新志又搬出去,一直到1985年搬回新居。
第五次是1990年。高新志说,过去盖房子,都是一家垒一个村台,你垒得高,我比你垒得还高,七高八低,各顾各的。而这次,是村里统一筑一个大村台,统一规划,这个好。这个只有共产党能办得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次搬家时村里建起的5米多的高台已经开始损坏。这一次,他看到电视上又要搞黄河滩区迁建,他们的房子搬还是不搬?高新志心里直打鼓。他三番五次地打听,还问过当村支书的侄子高占明。侄子告诉他,2016年,高家村确实被列为搬迁村,但是巨额的搬迁费用又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省里后来调整了方案,他们村被划为旧村台改造提升那一类,他才放了心。
改造提升工程从2018年5月开始,在对旧村台采用四棱砖加固的同时,村内大小巷道以及联村路也全部实现硬化,房屋外墙统一粉刷并喷绘了精美墙画。
安居更要乐业。2017年,高家村从外省引进的养生天下中草药种植基地项目流转村民近1000亩土地,仅此一项每位村民每年可实现分红1440元。今年,村集体又投资30多万元从邻村流转194亩土地,根据地形建设了龙虾养殖池塘、苗木基地、蔬菜、水果、中草药示范区。
“村里还通上了自来水,安装上了天然气,公路修到家门口。仅我们村,政府就投资1552万元进行改造。”高家村党支部书记高占明说,目前,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区域内黄河滩区8个村进行了村庄规划,整个片区将按照田园综合体和精品民宿、特色小镇的标准打造,建设集生态防护、特色种植、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黄河生态经济带。
我们在改造提升的高家村看到,村里最后一条出村主干道由水泥路换成了柏油路,即将完工,每条小巷都有一个与“福”字相关的名字,已加固完成的5.3米高的房台四周长出青翠小草,环绕一圈的各种果树郁郁葱葱。就地实施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不但保住了村容村貌,也给农民留住了乡愁。如今,高家村有了“高颜值”,成为黄河滩区村庄改造的样板。
搬啊搬,搬啊搬,高新志说,他有时就羡慕那些一搂粗的大树,大树能扎下根儿,咱啥时候也跟树一样,能扎下根呢。“现在行了,我也活成大树了,有了大树的命,扎下根了!”
二、“黄河滩”何以唤作“金河滩”
我们在利津县采访,发现一个有趣的叫法,他们这里的人喜欢把跟黄河滩有关的,叫作“金河滩”。比如,“金河滩黄河文化旅游节”“金河滩田园综合体”“金河滩生态园”“金河滩西瓜”“金河滩莲藕”“金河滩蜜桃”等等。在路边,我们还看到了“金河滩饭馆”呢。
5月28日傍晚,我们来到了黄河滩边的北宋镇,我们来到正在紧张施工的公路工地现场,为将滩区8个村的交通贯通起来,给黄河滩区特色农业、旅游观光提供保障,北宋镇投资2400万元建设总长度10公里的黄河生态经济带道路工程。整体道路建设完成后,将形成“两纵两横”,以黄河大坝、东滨路横贯东西,浮桥路、凤起路贯穿南北的黄河滩区观光道路框架。
在北宋,没有滩区迁建的痕迹,就是旧村台的改造提升,突出黄河文化特色,突出黄河古村落原貌,突出自然。
他们这里正在打造“金河滩田园综合体”。这个作为唯一倚靠黄河的田园综合体在省内的田园综合体中独树一帜。
北宋镇镇长陈善泽介绍道,“大城市有活力、更多的工作机会,但是房价高、交通拥挤、空气质量较差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城市病的加剧,增强了人们对闲适和自然的向往。在黄河边上的乡村是乡愁的存放地。在田园综合体里,可以体验‘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的农事,可以体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什么乡愁都能安放。再者,乡村旅游已成潮流,或呼朋引伴,或挈妇将雏,或单人独骑,驱车乡野,放松心情,兴尽而归。”
金河滩田园综合体依托基地良好的农业基础,以芦笋、中草药全产业链为农产品主要开发方向,以黄河滩西瓜、蜜桃、莲藕等有机果蔬生产为补充产品,以养生养老为开发手段,结合黄河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形成以芦笋、中草药为主的全产业链开发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产业示范、田园观光、康养度假、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五大功能于一体,富有花香、菜香、药香、味香、果香“五香俱全”的,蕴含黄河滩田园风貌的,国内知名的“金河滩”农业品牌的康养农业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山东省内知名的乡村旅游度假区、渤海湾知名的养生养老度假基地。
没有产业支撑的田园综合体只能是一副“空皮囊”。山东养生天下中草药种植项目是金河滩田园综合体内第一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田园综合体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1.8亿元,由山东养生天下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实施,一期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主要种紫皮丹参、芍药、牡丹、墨西哥食用仙人掌等16种药材。谈到项目落户黄河滩区的缘由,几代从事中药行业的公司总经理黄军告诉记者:“我的老家在安徽亳州,也是华佗的故乡,有着悠久的中医药历史。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我对黄河滩区有天然的亲近感。与此同时,黄河滩区土质肥沃、无污染,浇灌方便,适合中草药生长,种出的药材品质高、药效好。”
北宋还没看够,利津街道领导催我们来看元泰•印象项目,这个项目位于利津县利津街道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是东营市“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推进项目,集水上娱乐、休闲观光、民俗体验、研学游学、健康养生为一体。该项目将打造7D玻璃栈道、水上乐园、四季花海、老家印象等景观。其中,四季花海项目,呈现四季有花、水清草绿的园区景象,打造种养体验、科普教育、写生创作、婚纱摄影、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花田。目前,花田内的玫瑰花、格桑花、金盏菊正值花期。重点打造的老家印象景观,以民俗广场、老街、老院子为主体素材,展现黄河下游民风、民俗、民居的老家风情,使游客记得起乡愁,找回儿时记忆……
傍晚,我们伫立在黄河边,看到了辉煌的黄河落日,而黄河真的像一条金子一样闪光的金河,而黄河滩也就真的成了金河滩。我们一下子理解了利津人的“金河滩”命名。
美在等待,等待时机;美在发现,美也在创造,创造奇迹;大美不言,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黄河滩变成金河滩,就有了魅力,有了吸引力、吸金力。
2019年9月26日上午,首部以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为题材的故事电影《高家台》在利津县开机。电影导演杨真、影片主演马诗红、于月仙、沙景昌等到场。《高家台》讲述高家台村新上任的支部书记韩明军,借助国家推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的东风,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房台加固、改变村民思想、走上产业振兴之路的故事。
影片主演马诗红说:“到现场看了改造提升的房台、看了黄河之后,才理解了黄河滩区迁建、房台改造提升对滩区老百姓的意义,也让自己对剧中角色所做的工作更加钦佩。”在影片中出演王翠花一角的于月仙直言:“自己是被影片浓浓的文化味所吸引,常演农村戏,但黄河滩区农村却独具魅力。”
散文热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