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好书推荐

朱化春 《例说中小学教科研》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2年11月24日 浏览:1725

28e543384047f487d733279cf3a9f253.png



序 王宜文

和化春同学的相识是在1983 年,我们从各自的家乡汇聚到了临沂师专,成为了中文系的同班同学。两年的同学经历,虽没有过多的交往,但那时他给我的印象是矜持有余而活泼不足,换句很直白的话说,他是个“很能坐得住的人”。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从不同信息渠道知悉他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教育教学成绩颇受认可;后来又到了县教研室,参与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所以,当他把这个书稿发给我要我提点修改建议的时候,惊喜之余又颇感惶恐。以他那沉稳、能坐得住的性格,对某一方面有钻研并有所收获,这是情理之中的,也是让人感到欣喜的。承蒙信任期望能指点一二,又有所惶恐,生怕有负所望。


因为是师范学校毕业,所以我曾多少次想象着这样的学校风景:教学工作虽然平凡单调,但老师们情感和心灵深处充盈着爱心和责任意识;学生虽单纯天真,但不乏强烈的求知欲,在探讨交流中有领悟与收获,有拓展与延伸;课内课外处处可以思想碰撞、个性张扬……这其实就是科研型学校的风景。痴迷并浸润在如此“风景”中的师生,无疑是快乐和幸福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比喻为走上“幸福之路”,但要让中小学一线教师真正走上这条道路,委实不易!不少教师认为:作为任课教师,我的职责是上好课,完成教学任务;只要学生喜欢、家长信任、教学成绩得到认可就可以了,不需要搞什么教育科研。再加上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教师们对此的态度常常畏难发愁,勉为其难为之的,又带有些许功利色彩。所以,中小学教育科研,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事实上,教师的职业幸福,取决于自己——是否把教育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是否把教书当成是一种创新创造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性重复,是否投身于研究而不仅仅是实践,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感受和体验教育的幸福。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以及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化春同学似乎要解除老师们的畏难和发愁,引导老师们走向体验职业幸福的道路。读罢这个书稿,仿佛感受到一位中学教师那热爱教育科研、不懈探索追求、勤勉敬业的执着情怀,让人不禁为之感动。

该书没有过多的抽象的理论阐述,注重的是实践操作层面的技术性问题。就像是一节作文课,先讲解了每一部分应该怎样写,然后对习作例文进行了点评,最后提供了一篇范文给大家参考。又如在数学课上,老师先讲解定理公式,接着对错题进行了分析更正,之后明确了正确的解法。该书三个部分的思路、内在逻辑性是很明晰的。尤其以沂源本地教师承担的课题作为实例,指导性、借鉴意义更强。

都说,教育科研要注重有创意的研究。从简单“扫描”到深度研究,并非是一个直线前进的过程,其间有许多辗转、波折和回旋,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相信有了该书所谈方法的指导,老师们做课题研究会少走许多弯路,中小学教育科研就不会是在云端舞蹈,而是贴地行走。


(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e31624f752d93d13aafdf367af9738c4.jpg


前言 朱化春

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三十多年,在教学、管理理念与指导思想上,总觉得有一些口号性的东西,难以落到实处。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受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使得这一方针的落实大打折扣,成了以智为先甚至唯智为上。接下来是“素质教育”,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定,具体落实的时候,素质教育往往就只剩了智育教育。好在近些年,随着国家高考政策的改革和各级各类政策法规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了很大的改观。还有一句叫得很响也叫得很久的口号,就是“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在中小学,这一句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口号,只是在学校计划、领导讲话中说说而已,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却很难落实。

教育科研能兴校吗?

洋思中学是江苏省泰州市一个江北小镇的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1991年仅有6 个班296 名学生,13 名教师,到2003 年发展到56 个班,学生3089 名,教职工近300 人。学生除中国台湾地区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有学生在洋思求学,洋思中学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初中”、全国名校。它的成功经验中,就包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经过多年研究摸索出来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成果源自于学校分管教科研的副校长刘金玉和他的团队对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理性研究。

21 世纪初,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在山东乃至全国的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个偏居鲁西北的普通农村中学,能够成为那些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其原因就在于校长崔其升带领学校一班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他们研究出的“三三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吉林省长春市树勋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到了20 世纪70 年代,学校发展陷入低谷,教师和学生纷纷外转。然而就是这样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后来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树勋人说,是科研拯救了树勋,改变了树勋,振兴了树勋。面对学校发展的困境,树勋人先后进行了几次教改实验。通过教育科研,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改进,树勋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跃居全国百所名校行列。

科研能兴校。

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科研为什么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教育科研被边缘化。在实际工作中,教育科研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做好做不好无关紧要的位置。很少有学校对这项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整体部署、宏观规划,也很少以单位的名义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申报课题。学校教科研工作基本上是老师散兵游勇式的单打独奏,民间行为。教育科研被神秘化。很多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非常深奥,不是中小学教师能够做的事情,只有那些高级教育专家才能从事这项工作;也有的老师认为搞科研必须创一家之言,建立自己的理论,否则,就没有研究成果,很难结题。所有这些理解,都不是教育科研的本来面目。

教育科研被虚无化。有的老师认为中小学教科研太虚无,课题研究就是立项、结题,写写研究报告而已,没有实实在在的研究,更不可能有好的教科研成果,这是因为我们老师把课题做虚了,给人带来了误导。

教育科研被功利化。有些老师把搞教育科研变成了申报职称的需要、评先晋级的需要。简单地说,有用,就做;用不着,就不做。或者说,现在先不做,到需要用的时候再做。教育科研正在成为获取功名的良药、冠取虚名的妙方、评优晋级的台阶。他们进行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而是过多地考虑做课题研究带来的实际利益。

事实上,教育科研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装饰与点缀,而是用来充实头脑的智慧和精神。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具有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种能力的复合型的教师,是多岗胜任的教师,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科研可以促进教师加强学习、主动反思,进而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素质。像魏书生通过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的研究、顾泠沅通过青浦数学教改实验、张思中通过外语教学法的研究、窦桂梅通过语文教育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研究、赵谦祥通过绿色语文教育的研究给教师、学校带来的变化,都说明教育科研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方法的创新,实现专业发展,达成育人目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教育科研可以游离于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吗?

不能。

沂源县张家坡镇冯家圈小学一位老师,发现班级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两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直不愿意开口说话。经向孩子的幼儿园老师了解,原来幼儿园学习的三年期间老师就没听孩子说过一句话,老师问问题时,给老师的回应是点头、摇头、沉默不语。对此,这位老师试着跟他们多交流,让他们多读书,多发声,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最终两位孩子的学习进步很快,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位老师由此受到启发,申报了县规划课题“通过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学习水平的策略研究”。其他如“小学作文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研究”“数学课介入教具的支持性研究”等课题,研究的主阵地都是老师的课堂教学。

单纯的理论阐释似乎显得太抽象,结合具体实例,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是广大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书从基层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困惑与畏难出发,基于实际操作的需要,结合沂源县近年来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典型实例,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释,意在教给老师们怎样做课题研究,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同时,对本县教师承担的一个市级规划课题的全过程材料

进行了点评,既让老师们了解课题研究过程中不同的报告形式,又掌握这些报告的写作技巧。最后,以笔者承担的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论证和研究总报告作为实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希望本书能为热爱或喜欢教育科研工作的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能从中学习一些方法和技巧,文中一些观点、方法不一定科学、正确,恳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1 :什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的全称是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探索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中小学教育科研则是指中小学教师、管理及服务人员,围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探索这些教育现象的本质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活动。

乍一看这个概念,太高大上了,似乎与我们中小学教师距离太远,属于遥不可及的一个东西。但如果举一个例子来说的话,我们就会觉得其实教育科研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比如,我教的两个平行班,成绩差距明显,那我可能要追问:导致平行班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是教的问题、学的问题还是班风问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相应可能会形成以下这些研究:平行班成绩差异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研究;建设优良班风促进学生成绩整体提高的研究……

再比如:如果我是一名班主任,班上有学生总是违反学校纪律,那么我得追问:学生违反纪律的原因是什么?是习惯的原因、情绪的原因、心理的原因还是家庭的原因……相应可能会形成以下这些研究: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行为失常学生的家庭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所以,中小学教育科研,就是发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和日常工作过程有所区别。工作和研究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工作是一种体验,研究则是把体验上升为一种策略。就以上面第一个例子为例,通过与班主任交流,我了解到了成绩差的这个班的学风存在问题,多数学生对我所任学科兴趣不浓,进而影响到整个班的学习成绩,于是,我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使得全班学生都重视我这个学科的学习,一段时间后,这个班的成绩和另一个班基本平衡了。至此,问题得到了解决。

仅仅到这一步,还是一种工作状态。

研究状态是,发现这个问题以后,通过学习借鉴已有的办法和经验,结合该班实际,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解决了两个班成绩不平衡的问题。然后,收集汇总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有关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理性概括,最后形成了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些方法和策略是可以供他人借鉴和使用的。

这就是一种研究状态。

简要一点来说,如果把工作状态比作一个线段,这个线段代表的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状态比工作状态多了三点:解决问题前深化一点,做好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细心一点,积累好材料;解决问题后再延伸一点,做好总结提炼和升华。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写道: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

可见,记录教育现象,反思教育问题的过程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都在进行着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就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每一个教师身边。


8e30630822d2b72b51b096e22489a53e.jpg


朱化春,高级教师,淄博市优秀教师。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数次获得市、县高中教学工作表彰奖励。致力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承担、参与多项省、市教育科研课题,发表相关论文。



山东省散文学会




山东省散文学会出版策划中心、济南海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长期从事图书编辑、设计、策划、出版、印刷工作,我们始终坚守文化初心,专注于图书出版策划、书画册制作、史志、年鉴、专著、期刊设计印刷和文化活动运营。为图书馆收藏、文艺交流、传播量身定制,出版各种文学艺术家、个人作品专集、合集、协会选集,为全国各企事业单位、书画机构、书画家、收藏家服务,欢迎联系。

宋登科:13853164811(同微信)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