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专栏

方远:让文学走进生命——山东女散文家沙龙侧记之五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1年07月26日 浏览:3890 原创



2021年5月29日,垂杨书院城社文化讲堂,山东女散文家沙龙第27期分享会上,著名作家方远先生以《让文学走进生命》为题,与大家作了一场精彩的分享。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方远从个人的文学成长经历谈起,结合长篇小说《大河入海流》《大船队》、中篇小说《门缝儿里的爱情》《隔墙有耳》等作品的创作历程,分享了自己关于作品构想、前期准备、故事架构、阅读取向、杂志遴选等创作体会,以及贯穿其中的人生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丰富的教益。


“文学改变了我的人生”


方远以自己擅长的讲故事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文学成长经历。

1982年,毕业于济南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的方远,主动去济南市业余体校当英语老师。理由很简单,一个礼拜几节课,有大量时间从事他喜欢的文学创作。上世纪80年代是个文学异常红火的年代,周末8点他就去图书馆排队,看书学习一整天。

1985年,方远的处女作——小小说《楼梯道上那盏灯》在《济南日报》发表。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济南日报》时任文体部副主任宋曰信收到来稿后,亲自骑自行车去他家“家访”,对他来讲无疑是莫大的激励。

方远说,“门槛是很奇妙的东西,迈过去就上了级台阶,之前的痛苦过程就过去了。可这个门槛到底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需要你通过坚持不断的学习,找到它在哪里”。迈过这门槛之后,信心就有了,再写稿子基本都发表了。

更令方远想不到的是,幸运接踵而至。1986年,方远被调进《济南日报》,成为一名记者、编辑。只是,一心想好好“报答”领导的方远,文学梦暂时搁浅,但“始终有个文学魂儿在那里”。

直到90年代初,工作已得心应手的他,文学梦再次被点燃。搁浅了几年的文学创作再次起航仍顺风顺水,最顺的时候,他一年连发6部中篇,反响都不错。可就在他写得正好的时候,报社又委派他干广告部主任。5年之后,他听从内心的召唤,回归文学创作。

方远不无感慨地说,“文学改变了我的人生,不仅仅是它改变了我的工作,让我有饭吃,而是改变了我人生中一些关键的东西。文学对我最大的教化,就是做人有底线。”

“编故事的高手,城市题材的里手”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曾经这样评论:“在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中,方远属于都市经验的早期的发现者和勘察者之一。”著名作家刘玉堂也曾盛赞:“方远是编故事的高手,城市题材的里手。”在乡土文学大省山东,方远自称“属旁门左道,不入流”。

方远最早开始城市题材创作,其实源自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城市出生、乡下长大,15岁才回到济南的方远,因“一口掖县话”,常遭到同学的嘲笑。这种城乡差别对一位少年的影响或称伤害,必是刻骨铭心的。但如今,方远却非常感谢这段经历,“以乡下人的视角看待城里的人和事,会更新鲜,而不是城里长大的人可能的熟视无睹”。

经历是一个作家最大的文学财富,在方远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此外,敏锐的感知力,编故事的能力等,也让他独特的成长经历成为文学创作最好的酵母。无论是《门缝儿里的爱情》描写的城里人与乡下人因迥异的生活方式引发的家庭矛盾,还是《隔墙有耳》《寻找情人》等等反映都市男女爱恨情仇、生存困境等一系列都市题材小说创作,都在方远“质朴而又浪漫”(张炜语)的笔下,“对城市人生与人心的繁复生动”(施战军语)作出了极具洞察力的艺术呈现。

“我的长处是编故事的能力,我心里清楚我究竟适合写什么,我写作之前,会先考量这个题材适合用什么方式去表达。”谈及创作体会,方远强调“适合”的重要性,包括作品适合哪家刊物、哪种风格,都需要提前考量,而不是盲目投稿。

谈到“如何经营好一个故事”,方远说,“就是如何发挥创作能力的问题了。许多时候,我是先有的想法,后有的故事。故事有些是真实发生的,有些要靠想象力”。比如《隔墙有耳》反映联房住户的生存状态,联房他也没住过,但这种“生存窘迫当中的互不信任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方家出了你这个作家,就是要你把它写出来”


创作家族小说《大河入海流》时,方远已到了不惑之年。他为啥放下驾轻就熟的城市题材,挑战家族小说创作?不能不说说他的家族。在莱州,方家是个有名望的大家族,近百年间,出过举人、进士、秀才,也出过民国中将、翻译高官、革命者,可谓家大业大。方远常跟文学师友聊起家族那些事,师友们鼓励他:“方家出了你这个作家,就是要你把它写出来。”方远说,作品构思过程中同师友们聊聊,有助于自己的创作,“在叙述的过程中,故事越拉越长,也在不断的交流中越来越丰满、合理”。

从城市题材转向家族小说创作,对方远而言是个不小的跨越。不仅是从中篇到长篇体量上的变化,更是叙述方式、语言风格的嬗变。为此,他做足了创作上的储备,这其中叙述方式、叙述风格,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模仿。方远说,“喜欢谁的作品,喜欢哪种风格,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影响”。

故事太真了,如何让方家后人接受?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方远说,“太真了,就要做假,防止对号入座。怎样做假?移花接木,合理转化,将这一枝的故事安在那一枝上”。当然还有虚构。方家有个至今难解的家族之谜,就是“方家老二不活”。主人公方童年是他虚构的人物,排行老二,却在他笔下活了一百岁。这个贯穿全书的虚构人物,成了方家百年家族史的见证者。

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大河入海流》面世之后,许多因种种原因失散的方家后人得以重聚。方远感慨:这也算是文学带给我的奇缘与巨大财富了。

如今,方远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大船队》,是从《大河入海流》的家族故事中移出来的,被他赋予了新的立意,反映作为家族企业的大船队,在从黄河文化到海洋文化的变迁中,对古老而保守的乡村带来的巨大冲击。


嘉宾发言摘登


王川:因为写作的难度,现在已经很少有作家去写家族史了。家族史是历史一个非常珍贵的标本,像《古船》《白鹿原》《大河入海流》这些家族史作品,都可称得上是史诗类作品,应该会永远留在一个文学时代的档案里,甚至会在文学未来的发展进程当中,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作家个人丰富的经历,以及时代的记忆,或许是文学最大的财富。同时,想象力有多大,你的创作架构、作品的丰富性就有多大。

于燕:从事文学创作的确需要天赋,除此之外,热爱与勤奋也同等重要。非常认同方远老师创作中重视细节的做法,只有对细节的尊重达到苛刻的程度,努力还原历史真实,文字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王国政: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文学改变命运的例子。其实,不管是专业作家还是普通写作者,文学对一个人的影响显而易见,或许会因学识、悟性、阅历的不同有所差别,但只要坚持,必有收获。

赵春燕:作为一名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深切感受到了文学带给我的变化,文学改变、丰富了我的人生。父亲一直想让我写写我们的家族史,因为储备不够,不敢动笔。方老师的讲课让我很受益,也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李之敬:方远老师讲课,有真东西,都是干货,没有空洞的理论,很实用。在知识面前不论什么年龄,方远老师很不简单,我要向他学习。

王鹤鸣:听方远老师讲述中篇小说《门缝儿里的爱情》,构思之精巧,对城市人心的洞察之精准,想象力之丰富,让人非常叹服,希望早日一睹它的风采。


0
0
0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