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专栏

犁米:凤凰涅槃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1年07月27日 浏览:2800 原创



时值初冬,感觉太阳行走的步伐格外快,下午五点后,夜幕已将这座地处黄河故道中的鲁北小城围得严严实实。因黄河从利津境内穿过,再说,这里离大海也不远,沙化的土壤泛着白花花的盐碱,无论是利津城内还是郊外的平展展的原野上,目光所及之处很难见到一片黑黝黝的树林或一棵横逸斜出的千年古木。漫步在远离喧嚣、车水马龙的鲁北小城,沐浴着橘黄色的灯光,心情格外舒畅、轻松,幸福、和谐之感油然而生……

火焰——一片红通通的霞光映入了眼帘。夜色中,那片暖人的红光就像蔓延的海水浸染了半边天。朝着那片璀璨耀眼的光源,我来到了利津凤凰广场。只见在广场中心,一只水晶雕刻、通体散发着火焰般光芒的火凤凰,舒展、飘逸、流线形的尾翼,上扬开合的双翅,半昂细而长的脖颈,口中衔着一粒锃亮发光的明珠,正欲振翅腾飞。这座凤凰雕塑,构图简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凤凰飞翔中的整体轮廓与美姿。

是标新立异还是故弄玄虚,人为地雕刻这么一座水晶凤凰来增加地方的知名度,还是牵强附会地给地域贴上“凤凰”的标签,编上一段不着边际的典故,就可成为对外宣传的符号?如果这么认为的话,那可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见小溪未识大海。原来,这利津小城称为“凤城”是师出有名的,因为利津古城的整体轮廓恰似一只凤凰,头朝东、尾向西;西出城门的三股官道,犹如凤凰尾巴上的三根长翎。所以,昔时利津城又被冠名为凤凰城。

古城北靠高家村,南接官庄村,西拥侯王村,东依滔滔黄河;城内,以大隅首为中心,东、西、南、北正向辐射四条大街,分别命名为进贤街、太平街、慕义街、永安街;环城的青砖高墙峻挺,观谰门、朝京门、迎熏门、镇海门四座城门坐落于东、西、南、北。同时,东、南、北三门各有一条官道向外延伸,而西门的官道却是一分为三远去。据说,古时候有一位造诣颇深的学士曾说:利津城是头枕天河水,脚踏进京路,两翼有高官,尾后有王侯,占尽了“风水”。

过去,古利津城也算是历史有名的沿海文化名城,从夏商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利津县城及其南部和西部地带(今北宋镇和利津镇、明集乡的部分地区)是凸入大海的古大陆,处在黄河和济水之间。今利津县城当时就在海岸线上,北临渤海,东部为纵深交错的海沟。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11),黄河第一次由千乘(今利津县东南境)入海,史称“千乘海口”。滚滚黄水携带着巨量泥沙向渤海湾填充,迫使海水东移,年复一年制造着陆地,淤积出大片大片的沃野。自西汉到北宋千余年间,境内陆地自利津城向北、东北延伸了30多公里。到北宋时,黄河主流从天津入海,黄河故道变为济水河道。

据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利津县新志》记载,利津建县之初,县城北至海70里,东北至海70里。当时,盐窝镇北部是野草丛生、红荆遍地的荒洼,汀罗镇前关村(古铁门关)附近是海岸线。今利津镇北部原王庄乡、盐窝镇、北岭乡、虎滩乡的全部及汀河、陈庄的西部形成陆地。金明昌五年(1194),河决阳武故堤,水流分二,南流夺泗入淮;北流注入黄河故道(古为济水入海道,后称北清河、大清河),由利津县境入海。于是,黄河造陆活动继续进行。至明代弘治年间,又使利津域地向北、东北推进了30多公里。今汀罗镇(含原汀河、罗镇乡)、陈庄镇(含原陈庄、集贤、傅窝三乡镇)全部及今河口六合乡南部形成陆地。这时,全县地域增大到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75公里,从县城到渤海60公里。

明弘治八年(1495),黄河改道入淮。黄河入淮后的360余年间,利津县大清河河道稳定,河槽逐年刷深,成为当时盐运、漕运的天然通道。大清河入海处的铁门关成为明王朝的海防要地。到了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河道,复由利津县铁门关以下入海,新的造陆活动再次在利津进行。据《黄河变迁史》记载,从清咸丰五年到1976年的121年间(其间黄河在利津境内实际行水87年),使利津地域又向渤海湾延伸了约50公里,新增淤地100余万亩。海岸线北移到西起挑河东至五河口一线,这也是利津现在的海岸线。

几千年来,海水不断地冲击漫卷利津古城的海岸线,加上每年洪水暴发季节,黄河就像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滔滔大水挟裹着黄土高原的泥沙由西向东漫卷而来。久而久之,不断淤积的泥沙将海岸一点一点地向东扩展。沧海变桑田,一层一层淤积起来的泥沙,就像一页一页装订起来的卷帙浩繁的“天书”,里面写满了洪涝、苍凉、盐碱、逃生、贫穷等主题词的历史记载。

11月的利津乍寒还暖,一丛丛落叶的红荆在寒风中轻舞柔细的枝条,沟渠中茂密的芦苇,顶着一束束洁白蓬松的芦花,那是鸟的天堂,白头翁、黄鹂、紫寿带、四声杜鹃、灰纹鹟、双斑莺、淡脚柳莺、乌嘴莺袖珍小鸟,累了钻到松软的芦花蓬里,舒舒服服地睡个懒觉,醒了嘀的一声,鸟被惊醒了,似令箭射向远方,亦如过年从顽童手中甩出的鞭炮,响过之后,鹅毛般的芦花飞絮纷纷扬扬飘散在空中。此时,盐碱摊上,平时出入频繁的野兔、野鸡,失去了踪迹,大地似乎已经进入严寒的冬天。

11月14日上午,当我们的采风车来到智联农创现代农业示范园时,棚里棚外别有洞天,是两种不同的风景,棚内春意盎然是冬天里的春天。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无花果树,被主人以蔬菜种植管理的方式,栽培在平整的垄畦中。这种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野生灌木,其所结果实,一向不被人认可,渐次成熟的果实或挂枝头自生自灭,或变为鸟的美食,或腐烂于树下,从未像苹果、桃子、黄杏那样,登上大雅之堂,被称呼为时令水果。这里的无花果摇身一变后,成为黄河故道里的幸福宠儿。肥厚翠绿的叶梗窝处,一粒粒青豆般的果子,就像鲜衣怒马追风的少年,露出青涩的脸蛋,张扬着自己的活力。那叶片下面,不易被人发现,足有成人拳头大的无花果,泛着紫红彩釉般的妊娠纹,从底部脐带蒂的开口处,散发出丝丝缕缕、淡淡的果香,让人馋涎欲滴。据说,从这里采摘的无花果,专供大型超市,每市斤卖到28元还供不应求。

除了无花果,园区内还有尖椒、大小西红柿、甜瓜、无花果、葡萄等多个种植品种。园区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1200亩,建有58栋日光温室和2栋智能温室,年产绿色果蔬4800吨,可实现产值4600万元。示范园以工厂化思维做农业,每个高温大棚都配备了环境传感器、智能放风机、植保机、补光灯、二氧化碳发生器、水肥一体机、智能喷淋系统等智能设备,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生产现场的气象、土壤、水源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各类数据及时上传至服务器或云端。此外,示范园实行“合伙人”经营模式,建立“物业式”带农联农利益联结机制,为入驻农户提供“保姆”式服务,推动种植户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走进盐窝镇南岭村的十里老街长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群众自发组织的“老扬琴”表演,婉转悠扬的戏曲声中,又带有北方豪爽的特性。传统手工坊里,50岁的董彩霞正在用传统工艺纺布,展示传统手工艺的同时,织成的成品还可以现场售卖。除了手工坊,巷子里还有非遗文化馆、民俗体验馆、南岭豆腐北岭丸子等特色小吃店,整条街包含了非遗戏曲演绎、非遗手工制作、民俗文化展演、乡土风情展示等项目,是一条集休闲、游览、体验、购物为一体的乡土民情旅游长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利津把黄河古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全县复兴的千秋大计。从源头出发,保护植被,减少污染,在黄河流域加大植被的覆盖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他们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凤凰涅槃,一座座白色的温室大棚,就如起伏不断的雪山矗立在鲁北大地上。利津泛绿不再泛碱,腾飞的利津小城,处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0
0
0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