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专栏

宁德华:盐碱地上——“上农下渔”的“前世今生”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1年07月27日 浏览:3944 原创



站在盐碱地上喊出的

开 篇 话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从地而出。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黄河三角洲这块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土地资源丰富,是这里农民无比的骄傲;然而,土地盐碱,又成了这里农民的沉重负担。

“俺穷就穷在这盐碱地上……”

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为改造盐碱地而不懈地探索着,春旱敛碱、夏涝泡碱、开沟躲碱,采取各种方式与盐碱抗争……

“要是盐碱地上能长庄稼、俺保准就不穷了……”

这里的农民,一年一年地盼望着,盼望着春雨下得多一点、别出现春旱,盼望着夏天的雨不那么集中、别出现涝灾,就连过年写对联写得最多的也是“风调雨顺”……

改革开放,不但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更重要的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但让人们放开手脚、甩开膀子搞生产,增加物质收入过上富裕日子,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放开思想、开动脑筋、搞创新、应用聪明智慧改造生产条件将农业推向前进。“上农下渔”的模式,就是利津县农民群众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创造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改造盐碱地的有效模式,让滨海地区农民世世代代头疼的“旱、涝、碱”得到了综合治理,将大片大片不长庄稼的盐碱地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盐碱地,昔日压在农民脊背上的沉重包袱,如今已转变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财源支撑。

2020年夏天,全国农民信心十足、昂首阔步迈进小康之际,我们走进利津县北部的汀罗镇,进农家、到田间、看庄稼,上台田、摘苹果、尝葡萄,下鱼池、观对虾、赏鲈鱼,亲身体验、感受、认知“上农下渔”的“前世今生”。


盐碱地上长出的顺口溜:

大广子,敲梆子,陈家屋子拐筐子……

利津县汀罗镇属退海之地,土地盐碱。春天,农民费心劳力地将庄稼种子种到地里,能出“半子”苗的地方就是好地,大部分出“二三成”苗。就是这些稀稀拉拉的庄稼苗,还要不断地被碱死,勉强活着的也不见长,到秋上真正能打出粮食的庄稼寥寥无几。还有那些重盐碱地,根本就不长庄稼,甚至连草都不长,春天返碱白花花的一片,夏天被太阳晒得黑乎乎地冒油,人们叫“油碱场”。

盐碱地不长庄稼,却长出了贫穷,还长出了顺口溜:“大广子,敲梆子,陈家屋子拐筐子……”

大广子、陈家屋子,村名。大广子村,包括广一、广二两个行政村;陈家屋子村,距离大广子村二三公里。这两个村原属汀河乡,现归汀罗镇。这两个村的盐碱地多,种不出多少庄稼,收不了多少粮食,人们就不指望种地,纷纷另寻其他生活门路。大广子村有一户祖传做豆腐的,虽然起早睡晚挺辛苦,但能养家糊口。于是,有的就学着做豆腐。后来,竟然有几十户做起了豆腐,成了远近闻名的“豆腐村”。因为卖豆腐不是吆喝,而是敲打一种特制的“梆子”,人们听到“梆梆梆”的梆子声,就知道卖豆腐的来了,所以就有了“大广子,敲梆子”的说法。同样为了生计,陈家屋子村的人们就下洼割苇子卖苇子换点钱养家糊口。当时,有两户鲁西梁山的逃荒来到陈家屋子住下,以要饭为生,有些没有事的小孩子就跟着这两户到土地不盐碱收入好的村去要饭。后来渐渐发现,这个最让人瞧不起的“要饭”,还真能最简捷地解决饥饿问题,因为要饭能直接要来干粮,干粮可以直接吃,马上就能消除饥饿。于是,又有更多的孩子加入了要饭的行列。因为要饭的都是拐(就是“挎”)着一个筐子,所以“陈家屋子拐筐子”也就流传开了。

“大广子,敲梆子,陈家屋子拐筐子……”不仅仅是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广子和陈家屋子农民生活贫穷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滨海盐碱地区农民生活贫穷的形象描绘。

如今的大广子村,平整的柏油路贯穿全村,整洁的街道两旁花红柳绿,气派的民居砖墙瓦顶,整个村庄早已今非昔比,旧貌换新颜。

就在村口,我们遇到了村民岳纯孝,他向我们讲起了盐碱地的事儿。岳纯孝说,咱这个地方原来是一片海洋,后来成了退海之地,往东就是晒盐的盐滩,东北七八里路就是前灶子村、平子滩村,从村名里就能看出这是当初产盐的地方。因为是退海之地,盐分逐渐往上返,土地就碱化了,后来就不大能种了,大广子村虽然土地很多,但大多是盐碱地,盐碱程度很高,不大长庄稼,基本没有收入。

在绿树成荫、美丽祥和、处处洋溢着现代化新农村气息的陈家屋子村,我们见到了村民尚文光。当问及“陈家屋子拐筐子”的原因时,尚文光不假思索地说:“那还不就是盐碱地造成的嘛。”

那个时候,陈家屋子村的盐碱地,看不到头,望不到边。来到春天,春风一刮,太阳一晒,黑乎乎的盐碱地上冒出一层雪白的盐碱颗粒,远远望去,白花花的一片。到了夏天,下了大雨以后,地里开始长草,也只长非常耐碱的“小种子”——黄须菜,别的草很少。当时,陈家屋子村有一个得天独厚“优势”——养羊特别省心,省心到让你无法想象。早晨,把羊从羊栏里撒出去,它自己就任意朝一个方向啃草,啃到中午时分,它就掉头往回啃,傍晚时分就回到家了,在主人早已准备好的水盆里喝足水,就到羊栏里休息了,根本就不用人管。羊自己任意吃草,你不用担心羊啃了庄稼,因为压根儿就没有庄稼。


盐碱地上逼出的笨办法:

活人能让尿憋死?不长庄稼就养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农民欢欣鼓舞。但是,陈家屋子村和大广子村的农民却高兴不起来。为啥呢?因为盐碱地不长庄稼呀。

今年78岁的岳观忠,大广子村人,汀罗镇退休农机干部。村里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他在外边工作,非农业户口,没有土地,可老婆孩子是农业户口,需要分地,他就回家和乡亲们一起参加了村里的分地活动。没想到的是,人们满怀喜悦来到地里分地,分着分着却不分了,为啥呀?没法分。因为这里除去低洼地、河沟里能长点草,或许能种庄稼,其余光盐碱地呀,那低洼地、河沟,这里一块儿、那里一块儿,咋分啊?人们一看也都不要了。“还要那个地干啥呀?光碱场,那洼落里、河沟底里就是长点庄稼,还不是‘一场大雨成汪洋,蛙声一片不见粮’嘛。俺不要了,爱谁要谁要吧。”乡亲们纷纷说。岳观忠还是要了分到户的盐碱地。在20世纪60年代,岳观忠开着“东方红”链轨拖拉机给人民公社耕地时,就对土地产生了离不开、割不断的情缘。他在那荒碱地里搭了个小窝棚,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起早带晚挤时间种地。尽管费力不少、收入寥寥,可那是全家人生活的希望啊!

说到改革开放以后包产到户分地的情况,陈家屋子和大广子非常相似。尚文光告诉我们,陈家屋子全村3000多亩土地,不到700口人,刚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分地,一口人半亩好地都找不出来。“全村土地面积三千多亩啊,就找不出一块5亩大小、方方正正、齐齐整整的好地来。村西边有一片地五百多亩,只能从低洼地、河沟里找出零零碎碎的一些好地,三分一块、二分一块,加起来也就五十来亩啊。”尚文光感慨地说。

土地盐碱,不长庄稼,种地没有指望,陈家屋子村的人们就重操旧业——下洼割苇子。还别说,聪明的陈家屋子人,割苇子还就割出了名堂、割出了规模,村前村后、村左村右,一个个高大的苇子垛,就像一座座城堡,成了远近闻名的苇子批发市场,远销天津、河北、德州、聊城、菏泽等地。在梁山、郓城、东平一带,一说“苇子庄”,都知道是利津的陈家屋子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氛围开始活跃,上级号召农民开展“种、养、加”多种经营。人们开始养猪、养羊、养鸡,岳观忠看中了养鱼。他想:“盐碱地不长庄稼,养鱼总行吧。”他就利用沟边一块从来没有长过草、从来没人耕种过的“油碱场”地,开挖了一个鱼池,放上了鱼苗。通过精心喂养,还真没想到,当年就有了不错的收入,岳观忠嘚瑟了。

与此同时,也是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在“种、养、加”多种经营的鼓舞下,陈家屋子村的干部群众和岳观忠一样想到了在盐碱地上养鱼。虽然陈家屋子村的苇子市场给全村人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随着野生苇子资源的不断减少和苇子销量的日益降低,苇子市场已由过去的兴腾转为萧条,他们不得不另寻出路。于是,他们想到了在盐碱地上养鱼。不过,陈家村是集体行动,力量和规模都比岳观忠大得多,一下子就把村前边那一大片从来不长草的“油碱场”挖成了12个鱼池,足足有100亩!真没想到,在盐碱地上养鱼比在好地里种庄稼的收入还要高得多。陈家屋子村的干部群众甭提有多高兴了。


盐碱地上养鱼的大惊喜:

挖鱼池,堆高台,竟然高处不盐碱……

岳观忠在盐碱地上养鱼发了个小财,不光他高兴,全村街坊们都为他高兴,有的开始跟着他学,在盐碱地上挖池塘养鱼。

然而,让岳观忠最高兴的“不是养鱼发了财,而是挖池筑的台”。他告诉我们,养了一年鱼,挣了一千多块钱,当然很高兴呀,那个时候一千块钱多当钱啊!当看到挖鱼池堆成的高台子上那黑乎乎的碱土让太阳一晒发了白、被雨水一淋长了草的时候,我心里更高兴了,就在上面种上了豆子,竟然长得很好很壮。我就有了一个主意,原来是挖池塘纯粹为了养鱼,现在我要挖池塘筑台田,改造盐碱地,以种地为主,养鱼为辅。咱老百姓啥时候也离不开土地呀!岳观忠发自肺腑地说。

1986年,岳观忠投资5000多元,租用2台推土机,开发出了10亩台田、10亩鱼池,发明创造出了“上农下渔”改碱模式。但是,刚开发的时候经验不足,台田达不到高度,改碱效果不好,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岳观忠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岳观忠回忆说,刚开始没有经验,台田上基本没有收入。本来我吃工资,加上养鱼挣了个儿钱儿,算挺富裕。结果让我这一弄,那点钱一下子全扔进去了。老伴埋怨我说:你光拿着钱瞎折腾吧,整天挖坑填坑、挖坑填坑啊,你什么时候能把那个坑填满啊?我说,你先沉住气,先别慌,早晚咱就能填满这个坑。

后来岳观忠加高了台田,盐碱得到彻底抑制,效益越来越好。岳观忠高兴地对我们说,台田好了,长庄稼了,我就对老伴说,现在证实了吧?看看这一大片台田,种麦子亩产八九百斤,种豆子亩产四百多斤,种棉花五百多斤,现在呢咱又种果树,收入比种庄稼还要高得多。老伴光笑不做声。

陈家屋子村的情况,和岳观忠差不多。尚文光回忆说,当时是光搞池子养鱼,在村前面这一片搞了12个池子,根本就没考虑这个土地。挖出来的那个土哇,全堆在那个地方,很高很高的。第二年那个土让太阳晒得很白,风一刮那个暴土“腾腾”的,一下雨长草了,人们就种起庄稼来了。种着种着呢,都觉得这个法儿很好,从那以后人们就琢磨这个模式,再挖鱼池的时候就先考虑筑台田。台田挨着池子,池子连着排水沟,池子能渗碱,排水沟能排碱,台田本身抬高了地面,大水一浇,往下一压,原来的盐碱就没有了,就成了好地了,效益比原来单纯养鱼的时候高得多啦。

陪同我们采访的汀罗镇农经站站长闫伟告诉我们,这里不光是盐碱地很让农民头疼,春旱、夏涝同样让人心烦。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帮助农民引用黄河水压碱改造盐碱地,但是由于沟渠不配套,土地不平整,效果一直不好。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大水压碱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旱、涝、碱”还是没有得到综合性治理,土地产出效益不高。直到“上农下渔”成功以后,才彻底解决了“旱、涝、碱”综合治理难题。

利津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段美平,是原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技术骨干,一直对“上农下渔”跟踪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发表了一批关于“上农下渔”研究的论文。他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上农下渔”改造盐碱的原理:“通过挖池筑田,形成‘上农下渔’种养生产模式。上面是台田,种植农作物;下面是池塘,养鱼养虾。它改造盐碱地的原理,就是将台田地面抬高,使台田下面的地下盐碱水爬不到台田耕作层,台田耕作层没有了盐碱自然就成为良田。池塘既可进行水产养殖,也可旱时浇灌农田,涝时吸纳台田雨水,从根本上解决了盐碱地治理的‘旱、涝、碱’难题,是滨海盐碱地治理的最佳模式。”

东营市原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时任利津县委书记杨志良接受我们采访时回忆说:当时我们这里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疙瘩”。因此,多少年来勤劳智慧的利津人民一直在与盐碱做斗争,探索出好多种改造盐碱地的方法。比如,蓄淡化碱、表层敛碱、开沟躲碱、引黄压碱、挖沟排碱、条田渗碱等,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对那些重盐碱地,一直没有很好的根治办法,这也一直是农村工作的一大难题。“上农下渔”这一开发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尽管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盐碱化这一历史难题,并且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盐碱地上开发的大特写:

干部带头,政府扶持,推动大开发……

“上农下渔”的开发成功,不但给岳观忠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更为可喜的是给广大农民群众开辟了一条改造盐碱地的好路子,这让时任利津县委书记的杨志良眼前一亮。

杨志良,农民出身,农村长大,种过庄稼,推过小车,和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情缘。从村干部一级一级干到县委书记后,心里仍然装着农业、农村、农民,整天为农业、农村、农民操劳奔波。就在刚上任利津县委书记的那一年,他下基层调研时知道了岳观忠开发“上农下渔”的事儿,就立即找到岳观忠,在台田上和岳观忠一聊就是一上午。下午,他来到罗镇乡的前邵村,详细了解了这个不到300口人的小村连片开发144亩荒碱地的情况,和前邵村党支部书记邵云霞一直聊到黑天才返回县城。回到县城以后,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可杨书记不是先吃晚饭,而是先召集政策研究室、宣传部、农业局、渔业局、水利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召开临时会议,安排明天对岳观忠和前邵村这两个典型进行调研,要以最快的速度写出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建议的调查报告。第二天晚上,在认真听取调查汇报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县委县政府当即拍板,把“岳观忠模式”和“前邵模式”作为样板,把这种模式确定为“上农下渔”模式,大力宣传,尽快推广。

当时,在县委县政府的宣传号召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汀河乡的割草窝、新华、陈家屋子等村以及罗镇乡的前邵、后邵、许家等村,先后实施了“上农下渔”大面积开发。

在原来是盐碱地现在早已改造成肥沃良田的台田上,利津县汀罗镇陈家屋子村村民尚文光顺手摘下一个小巧玲珑的西瓜,切开后让我眼前一亮,啊,黄瓤的?!咬一口,不仅仅是特别甜,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和别的西瓜不一样。尚文光说,这就是超市里卖的那种“特小凤”,原产台湾,从开花到成熟仅仅33天。我们品尝着黄瓤西瓜,尚文光回忆说,当时县里号召开发“上农下渔”的时候,汀河乡政府出台了个政策,政府投资拿大框架,群众自己投资筑台田,叫“政府拿框子,群众填格子”。第一年,全村开发了300来亩。当时我记得大家都不认可,还得苦口婆心做工作。到了第二年,全村又开发了500多亩,报名的就很多了,都认为是个好事儿。第三年又开发了700多亩,第四年又开发了1000多亩。

利津县原汀河乡党委书记崔吉明介绍说,为了打开开发“上农下渔”的突破口,我首先组织割草窝和新华村的干部群众到岳观忠的台田上去参观,岳观忠介绍了他的台田开发情况、管理情况和收入情况,大家很受启发。回来以后,割草窝和新华这两个村马上就干开了,每个村一下子就开发了1000多亩。后来开了个全乡动员大会,出台了政策,就带动了周围的北码一、北码二、裕后、陈家屋子等村干起来了。

让农民群众亲眼看到“上农下渔”确实是一条改造盐碱地的好路子,大家就转变了认识,消除了顾虑,开发“上农下渔”的积极性逐渐高涨起来。1996年春天,汀河乡组织32组泥浆泵、11台推土机、5部大型挖掘机、4000多名劳力一起上阵,掀起了“上农下渔”大开发的热潮,当年全乡“上农下渔”面积达到了10000亩。

说起当时开发的情况,崔吉明感慨地说:刚开始搞“上农下渔”开发的时候,乡党委政府面临两大难题,一个难题是群众认识问题,再一个难题就是开发资金问题。为解决群众认识问题,在大力进行宣传、带领群众参观的基础上,特别突出、特别强调了“干部带头”这个法儿。还别说,确实很管用。比如,北码二村,“上农下渔”开发起来以后,当时有的群众怀疑这个台田能不能长庄稼,都不愿意承包,支部书记姚占峰就带头承包,第一年小麦亩产600来斤,第二年小麦亩产到了900来斤,整个村就轰动了,后来就都抢着承包台田了。为解决资金问题,汀河乡政府想了个“奖励”办法,就是你每开发一亩的水面乡里就奖励一百块钱,一般的池子就奖励一到两千元。这样,群众的积极性就起来了。群众自己愿意干了,政府再去引导扶持,帮助群众提高档次和水平,这就把群众的积极性和政府的积极性、这两个积极性结合起来了,就相辅相成了,这个事儿就不成功也不行了。

陈家屋子村村民尚文光回忆说,记得刚开发的时候,没有愿意干的呀,俺村里就是定的干部带头开发。我那个时候干村主任,也是不愿意搞开发呀。有一天我在地里干活,就听到村支书在大喇叭里喊我,那个时候又没有手机,当时我不知道啥事啊,来了以后才知道是让我开发台田,水泵都弄来给我安上了,你愿意干也得干,不愿意干也得干,结果我就带头开发了一个鱼池、一方台田。现在想想,还真是多亏了这个“带头”,真受益了!这个池子,一年收入好几万啊,还有上头的台田,收入也很好哇。

就在汀河乡开发“上农下渔”的同时,罗镇乡的“上农下渔”开发同样如火如荼。1994年,罗镇乡“上农下渔”开发面积达到1000亩,1995年达到2000亩,1996年全面开发,1997年突破了10000亩。

1993年,伍向平奉命来罗镇乡任党委书记。他告诉我们,罗镇乡的基本乡情就是地广人稀,土地盐碱,用水困难。针对这个乡情,如何发展?如何把这个盐碱地充分利用起来变害为利?我们首先选择了在前邵村搞试点,就是挖鱼塘养鱼,筑起台田来种庄稼。接着我们组织全乡力量,市里也给予了扶持,开始大面积开发“上农下渔”。在前邵开发的基础上,围着后邵、许家、王家这一片儿,还有罗家这一片儿,开发起来以后,效益都很好,市里专门在这里召开了全市“上农下渔”开发现场会。

罗镇乡同样采取了“干部带头”的措施来推动“上农下渔”开发,最突出的当属前邵村党支部书记邵云霞,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干部群众成方连片大搞“上农下渔”开发,并且有规划、有布局,被县委县政府誉为“前邵模式”。与此同时,后邵、许家、王家、罗家、毛坨等村的干部,也纷纷带头搞起了“上农下渔”开发。


盐碱地上结出的富裕果:

罗非鱼,白对虾,蜜桃、葡萄、大苹果……

前崔片蜜桃,陈家片渔业,毛坨片葡萄,王屋片瓜菜,北码片果蔬,汀河片甜瓜,这些特色产业群,是汀罗镇依托“上农下渔”开发方绘出的一幅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蓝图。

近年来,汀罗镇采取“政府统一规划配套,农户投资开发,村级组织实施”的科学开发新机制,大力发展“上农下渔”特色经济,依托铁门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规划建设了2万亩淡水养殖基地和1万亩高效生态示范园,让“上农下渔”农业开发品牌高高地矗立在了汀罗镇的盐碱地上。他们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集中突破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强力打造“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和“津汀现代渔业示范园”领军项目,提升龙头引领优势,不断促进农业产业有机融合,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日前,我们来到前关村“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采访,只见一排排高标准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食用菌正茁壮成长。乡亲们高兴地对我们说,这里原来是不长庄稼的盐碱地,现在开发成了高效农业示范园,变成了俺们的“聚宝盆”,俺能在盐碱地上致富,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哇。

“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以循环模式进行开发,规划建设80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600亩蔬菜种植基地、100亩生态养殖基地、300亩林果种植、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200亩休闲农业基地,倾力打造集生产、加工、科研、培训、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为盐碱地上开发循环农业树立了样板。前关村党支部书记崔星国介绍说,通过“上农下渔”模式把盐碱地改造成良田以后,我们把高效种植、养殖、水产等项目与观光、采摘、体验等文旅项目结合起来,把铁门关文化融合进来,形成完整的集“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于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产业链条,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增加了群众收入,还为盐碱地上的“上农下渔”深层次高端发展蹚出了一条好路子。

在“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成功运作的基础上,参照这一模式,总投资1940万元的“津汀现代渔业示范园”东片区一期工程已于2020年8月投产使用。项目占地180亩,建设高标准现代工厂化虾苗温室大棚6个,养虾棚50个,打造集对虾养殖、对虾育苗及对虾养殖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标准化现代渔业养殖基地。2020年,汀罗镇积极扶持村庄发展特色种养、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类项目51个,总投资2.4亿元,计划培育村集体年收入超50万元的村两个,超20万元的村10个,超10万元的村43个。

现在的汀罗镇,已经不满足于“上农下渔”“改造盐碱”的成功,正在由“改造盐碱”向“利用盐碱”转变。在靠“上农下渔”全村致富的陈家屋子村,尚文光介绍说,刚开发“上农下渔”的时候,是以养殖白鲢、草鱼、鲫鱼、鲤鱼四大家鱼为主;后来依托汀河罗非渔场,开始养殖罗非、白鲳等热带鱼;现在又利用台田渗水含有一定盐度的特点,养殖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等,效益成倍增长。目前,全村已经发展虾类养殖500多亩。去年,我们试养了15亩淡水鲈鱼,亩产量1500多斤,实现了海水鱼类的淡水养殖,市场前景很好。

在利用盐碱地渗水含盐的特点进行海水鱼虾的养殖过程中,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免费为陈家屋子村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养殖成活率高达90%以上。南美白对虾和鲈鱼在盐碱地渗水池塘中试养成功,真正实现了从“改造盐碱”向“利用盐碱”的华丽转身。如今的陈家屋子村,不仅池塘里能养殖鲈鱼、南美白对虾,台田上还种出了黄金桃、雪桃、垂柳式苹果等特色水果……

“上农下渔”,终于在盐碱地上结出了“富裕果”,让盐碱地变成了农民的“聚宝盆”。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上农下渔”,盐碱地开发,不仅仅是开发出了良田、开发出了鱼池、开发出了由贫穷走向富裕的资源载体,而且“开发”出了鱼水般的干群关系,互通有无的邻村关系,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形成了“乡村干部帮助群众解决开发中的困难、村与村之间相互调剂使用开发机械、户与户之间合伙进行开发”的干群一心、村村协调、户户团结的新局面。在老百姓的心里,“上农下渔”开发结出的“干群一心”这个“果”,比台田上结出的大苹果还要甜。

岳观忠说,领导对我的关心、支持,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县委书记杨志良和我在台田上聊了一上午,打那他就经常到我这里来,到市里当了副市长以后还是不断上这里来,他就根本不像个大官儿啊,光和俺拉那个庄户呱,一点儿架子也没有哇。那年下大雨,哗哗地,我正躺在台田上的屋子里迷迷瞪瞪地睡觉,一下子进来了三个人,我一骨碌就爬起来。

“你们是哪儿的呀?”我问。

“我们是市里的呀。”来人回答。

“你们市里的来干啥呀?”我又问。

“杨市长怕大雨冲坏了您的鱼池,他在防汛一线来不了,让我们来看看,您的鱼池没事儿吧?”来人说。

“没事儿、没事儿,回去和杨市长说吧,一点儿损失也没有哇。”我急忙站起来说。

岳观忠回忆说,我记得和我说话的是市里水利局的一个副局长,好像姓孔,还有个姓韩的,是一个科长。

在岳观忠的心里,领导的关心、支持,比他台田上获得大丰收还要珍贵。


盐碱地上做出的大贡献:

全村,全镇,全县,全市全省受益……

1998年2月,利津县区划调整,罗镇乡与汀河乡合并,建立了汀罗镇,将原来的两个“上农下渔”开发大乡联合起来,规模更大了,发展更有优势,带动全县各乡镇掀起了“上农下渔”开发热潮。

陈庄镇原党委副书记、镇长荆长安回忆说,当时陈庄镇采取的这个开发模式叫442模式,就是四分台田、四分鱼池、两分沟、渠、路、林、桥、涵、闸。通过开挖鱼池,把土筑成台田,盐碱就上不来了,盐碱地就成良田了。从科学角度也好,从经济角度也好,多方面都证实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发方式,它从这个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三大效益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发展,我也是体会最深的。

利津县大规模的“上农下渔”开发,将不长庄稼的盐碱地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不但推动了全市“上农下渔”的大开发,而且带动了全省的“上农下渔”开发。1998年6月25日,全省沿黄地区在利津县召开“上农下渔”综合开发现场交流会,要求在全省推广“上农下渔”开发模式。

东营市原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利津县委原书记杨志良非常高兴地向我们介绍说,“上农下渔”开发模式,不仅得到了农民的认可,而且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省委书记吴官正、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志浩等先后来利津考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来现场采访,当时有位大众日报社记者写了篇题目是“台上棉花咧嘴笑,台下水稻压弯了腰,池内鱼虾跳”的报道,在全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家农业部总经济师兼渔业局局长卓友瞻来东营视察“上农下渔”工作,他看了以后非常高兴地说:“东营人民立足实际,将重盐碱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鱼跃、果香、粮丰的高产高效田,把劣势变成了优势,把包袱变成了财富,‘上农下渔’开发模式确实是一大创举。”

农民群众发明了“上农下渔”,汀罗镇发展了“上农下渔”,利津县在全县推广了“上农下渔”,广大农民群众受益于“上农下渔”。然而,“上农下渔”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滨海盐碱地开发改造的科学理论研讨,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支撑。利津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段美平告诉我们,“上农下渔”开发现场,给我们提供了宽阔的科研平台,我们进行的“滨海盐碱地渔农结合高效开发模式研究”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东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滨海盐碱地淡水养鱼丰产技术开发试验”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东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罗氏沼虾浅层地下水盐水育苗及滨海盐碱地养成技术研究”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东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现在,汀罗镇更加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和科研成果的应用,先后引进了“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汇邦渤海农业联合研发中心”,大力开展集科技创新、农业机械现代化、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对盐碱地农作物种植筛选、培育进行实验研究,进一步提升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同时,汀罗镇通过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措施,积极推进与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定期开展人才交流、科技咨询、实验研究成果内容发布会等活动,为“上农下渔”的深层次高端发展建立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位于渤海之滨的利津农民,世世代代吃尽了土地盐碱的苦头。直到有了“上农下渔”,他们才彻底从盐碱地里走出来,而且走出了一条“旱、涝、碱”综合治理的致富大道。利津县汀罗镇陈家屋子村村民陈召会介绍说,没挖台田之前,在盐碱地里种粮食,弄一年来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从搞“上农下渔”开始,台田上种庄稼,池塘里养鱼,一亩地纯利润两千块钱啊!现在又种果树,又养虾,一亩地纯收入到了三千多块钱啦!

陈召会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俺穷,是穷在盐碱地上;现在俺富,也是富在盐碱地上。”

东营市原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利津县委原书记杨志良说:“上农下渔”盐碱地开发模式,是一条非常成功的“旱、涝、碱”综合治理路子,这一“专利”,应该归功于勤劳智慧的利津人民。从“岳观忠模式”到“前邵模式”到“利津模式”再到“东营模式”;从“汀罗开花”到“全县受益”到“全市开发”再到“全省推广”;往小处说,促进了农民增收;往大处说,为实现小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在利津县,“上农下渔”已经不仅仅是旱涝保收的高稳产田,而是发展成了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那些集“绿色、生态、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大多建设在“上农下渔”开发区。现代化农业,已经在盐碱地上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勤劳智慧的利津人民,为改造滨海地区盐碱地,提供了“利津样板”。

望着“上农下渔”写下的结束语

就在《盐碱地上》即将脱稿之际,即2020年7月30日,利津县副县长陈建军一行,赴济南参加“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利津)黄河三角洲特色作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仪式,并现场进行了签约、揭牌。

这是利津县依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盐碱地上”结出的又一丰硕成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利津)黄河三角洲特色作物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建设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特色作物科技示范园、打造利津沿黄百里特色作物示范区、培优育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品牌、确保盐碱地特色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芦笋、肉苁蓉、油莎豆等特色产业,开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品牌提升等研究,大力推进“盐碱地经济”向高科技发展。

我们欣喜地看到,“上农下渔”这一模式,不但将盐碱地这一压在农民脊背上的沉重负担转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资源,而且将盐碱地经济推向了科技高端行列,为利津、为东营、为山东、乃至为全国滨海盐碱地区的农民奔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0
0
0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