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专栏

王宝文:毡房里的馈赠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0年12月10日 浏览:2805 原创


暮春时节,与妻到新疆一游,有幸探访了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而著称的天山儿女——哈萨克族。哈萨克翻成汉语的意思是“勇敢的自由人”,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我国的汉代。哈萨克族人长期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很早就发明创造了适合游牧生活,便于搬迁的流动房屋——毡房。

我们跟随着导游小华踩着厚厚的、软软的、嫩绿的草地,快步向博格达山峰北麓草地上的一顶蘑菇似的哈萨克毡房走去。草原悄然无声,静极了,只有在远离尘嚣的草原深处,才能品味到这种少有的寂静。毡房顶上炊烟袅袅,淡谈的,直直的,升向天空。一股甜滋滋的奶茶香味和燃烧牛粪的气味缓缓飘来。我们走近毡房时,牧犬“汪汪汪”地狂吠起来,似乎在提醒主人有人来了。毡房的女主人正在做饭,她约有四十多岁,长得十分漂亮,戴一个彩色的头巾,红红的脸庞,笑靥绽放,人很和善;男主人从毡房里走出来,亲昵地拍拍牧犬的头,微笑着、非常客气地把我们迎进毡房内。

哈萨克族人热情好客,不分彼此,在他们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祖先的遗产中,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只要沿途有哈萨克族人,哪怕你走一年的路,也用不着带一粒粮、一分钱。”我们像家人一样盘腿坐在地毯上,无拘无束地攀谈起来。我向男主人询问牧民的生产、收入和生活情况,即使他的汉话说的不太流利,但他却无一点的藏私,有问必答。

女主人按照哈萨克族人的风俗,不仅为我们拿出奶酪、油果子、糖果等食品,还热情地为每人都倒上了散发着浓郁芳香的奶茶。尽管妻不近膻味,但在这样的场合,也不得不礼节性的接过茶碗,慢慢地将奶茶送到嘴里,装模作样地品尝着。然而,我对奶茶诱人的味道却是情有独钟,一边大口地喝着奶茶,一边欣赏着洁白的毡房。据说,哈萨克族的毡房主要由骨架、围墙、房顶、房毡、门等五个部分组成。只见红柳木撑着顶圈搭建而成的“穹庐”,两扇木门雕刻的很精美,手工编织的地毯美轮美奂,壁上斜挂着弓箭,手工刺绣的幔帐令人赏心悦目,整个“白宫”被装扮的富丽堂皇,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座绝美的艺术殿堂之中。

喝过了其味略咸、香醇四溢的奶茶,主人在我们每人面前都放置一个小蝶,里面放有调味用的酱、醋、蒜末、香菜等,还有一把雕刻着美丽图案、纯手工打造、锋利无比的小刀。这时女主人双手捧着一只精美的银制大盘子,盘子里摆放着热气腾腾的羊头、羊后腿、羊肋肉,待放到桌子上,并把羊头放在了我的面前。我不懂哈萨克族人的习俗,导游告诉我,这样以示对我们的尊敬。随后他把精美的小刀递给我,由他的提示,我也按照哈萨克族人的习俗,用小刀将羊头右面颊的肉割下一小块,又割食一块左耳肉后,送放在主人的盘中,再将羊头送还到主人的面前,以此向主人表示接受他的盛情和深深地谢意。这样的礼仪毕后,大家便开始动手割肉吃起来。等大家品过羊头羊腿肉后,女主人撤下羊头羊腿,又端上来一盘色泽诱人、肉赤膘白、肥而不膻,让人看着垂涎的羊肉。

我和妻学着主人的样子,用锋利的小刀将羊肉切割下来后,以近乎原始的最古朴的吃法,双手边撕边蘸着小蝶里的调料,将鲜嫩清香的羊肉放入口中,一块块一条条咀嚼着,手上沾满了油渍,嘴上泛着油光,脸上荡漾着笑容。在哈萨克族人的毡房里,我与妻享用了一顿难得的、丰盛的、别具风味的“手抓肉”大餐。

此时,男主人怀抱着冬不拉,为我们即兴的演唱了起来,他神情自得地半睁半闭着双眼的弹唱,很陶醉的样子,那悠扬悦耳的冬不拉和高亢、粗犷、热情奔放的歌声,不仅烘托出热闹而欢庆的气氛更能表达哈萨克族人的豪迈性格和天山草原的时代气息。哈萨克族是骨子里流淌着歌声的民族,无时不将歌视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用歌声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为寂静的草原添加了活力和动感的音符。

伴随着毡房里的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和悠长而浑厚的歌声,女主人在毡房里跳起舞来,每一个哈萨克族人都具有舞蹈天赋音乐细胞,哪怕是再简单的节奏,他们都能翩翩起舞。女主人跳的舞蹈是两人对跳,多为拍手、踮脚、双双旋转,节奏欢快,颇具美感。美丽的女主人将妻拉过去一起跳,妻自幼就是多才多艺,既会跳舞,也会唱歌在学校和工作单位都是响当当的文艺范儿,对于跳舞并不生熟,况这样的舞蹈动作简单易学,很快就融入其中了。毡房里藏满了热情的主人给予我们的馈赠,一斟一饮、一唱一舞,丝毫没有任何的陌生。在此,我真切地看到了哈萨克族人的豪爽粗犷,热情好客的性格,体会了古老毡房的文化内涵,一种对哈萨克族人的景慕之情油然而生。

走出毡房向远处望去,哈萨克族人的毡房星星点点分布在草原上,两两之间相距近则数百米,远则数千米。而我徘徊在毡房之间,却不想离去,听着哈萨克族人的故事,与世无争、悠然自得,怎能不放下俗世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呢?一座毡房就是一个故事,里面的梦始终在深藏,值得去聆听、去触摸、去感悟……

 

王宝文  笔名  柳笛  自谓“布衣山人”。 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辽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秦皇岛市作家协会理事、秦皇岛文学创作院签约作家、秦皇岛市山海关作家协会副主席、锦州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在《散文选刊》、《散文百家》、《当代散文》、《延安文学》、《中国铁路文学》、《满族文学》、《作家报》、《工人日报》、《中国旅游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百余万字,并有多篇作品在全国征文中获奖。2013年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高峰论坛专家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旅游散文创作实力作家”称号。

先后出版《茶瘾》、《夜海听涛》、《春夜》、《关城走笔》、《雪落关城》五部散文集,其《关城走笔》《雪落关城》分别秦皇岛市第三、四届文艺繁荣奖,并被当地图书馆收藏;纪实散文《詹天佑与山海关铁路学堂》被编入《秦皇岛志》中;另编著《紫塞情缘》一书。

 


0
0
0
上一条: 下一条:安安:和娘行走在深秋里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